中文

海外华人建筑的由简至繁,由繁至简的演变——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明清以来华人建筑的演变为例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 2015年奖学金获奖者

摘要:


    回顾闽南华人移民东南亚的历史,明清时期东南沿海的商人中福建商人有很大比重,主要是立足于家族和乡族的力量进行,一定程度上相互帮助新的移民和新乡族的形成,促进商业运作的成功,使得这些商人与原来的家族或乡族保持紧密联系,并传承至今。闽南传统民俗和建筑文化不仅在本区域内世代沿袭,而且在新加坡、台湾等东南亚国家地区有流播。本文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两地的华人建筑和文化为例,分析闽南文化的开放性和走向世界的原因,探讨海外华人建筑风格的形成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发展演变和影响,有利于进一步建设地域性建筑,推动社会进步和创新。

    关键词:传统建筑  海外传播   演变   影响 



    中华文化具有内敛性特征,唐宋以后,中华文明对外的窗口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海上贸易。明末清初,东南沿海的商人中福建商人占有很大比重,他们用积极的态度把经营活动扩大到海上贸易,形成浪潮。万历时期(约15-16世纪初),中国商品大量进入世界市场,为17世纪西方国家的兴起做贡献。明清时期,福建商人的发展主要立足于家族和乡族的力量进行。相互帮助有利于新的移民和新乡族的形成,促进商业运作的成功,使这些商人与原来的家族或乡族保持紧密联系。海外的建筑装饰风格和构造影响闽南传统建筑,闽南的建筑装饰风格也影响东南亚等国家,并传承至今。传统建筑形式被带到新的移民地,尤其早期的华人的建筑,在建筑的立面和大门装饰中文的匾额和传统纹样的门楣等。华侨成为沟通中外经济和文化的重要媒介。本章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两地的华人建筑为例,回顾闽南华人移民东南亚的历史,探讨闽南传统建筑的海外传播、发展演变和影响。

    文化的传播过程既有传承也有变迁,体现文化的适应性,或称为“文化的本土化”。闽南文化带有典型闽南族群的区域文化,随着闽南族群走向世界,闽南文化影响台湾和东南亚的华人,支撑着闽南人的发展,显示了自身的文化价值。1800年至晚清期间,西学东渐的文化影响,出现文化的回流,传统思想和文化在西方中国学的兴起。研究中国文化出现了职业化的队伍,形成有影响的汉学家和外传中国文化的杰出华人,如福建籍的陈季同(1851-1905年)运用法文写《中国故事集》和《中国人的戏剧》等。辜鸿铭(1857-1928)祖籍福建同安,他将中国经典的儒家著作如《论语》、《中庸》和《大学》等著作翻译成英文,加深的汉学的影响力。了解闽南文化的开放性和走向世界的原因和影响,有利于进一步建设地域性建筑,推动社会进步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闽南传统建筑文化表现出由简洁走向繁琐的趋势,尤其是寺庙建筑表现明显。在会馆建筑强调功能,建筑风格由繁琐向简洁的趋势。闽南传统民俗和建筑文化在本区域内世代沿袭,并影响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台湾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建筑装饰体现区域特征的文化表达,建筑文化的变迁往往是相互平衡的结果,有利于构建新的文化系统。建筑文化因环境的改变发生演变。从空间维度上比较装饰与文化内涵,探索文化现象和文化传播的过程。从文化的适应性角度看,闽南传统建筑形式和装饰体现人类对文化的社会性调整。从文化的整体性看待闽南传统建筑装饰,需要关注闽南传统建筑与文化之间的联系。从文化的变迁性看待闽南传统建筑装饰,闽南建筑文化有整体性和适应性。精神文化是闽南文化的灵魂,它对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有辐射性和穿透力,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闽南籍移居东南亚的历史回顾


    闽南地区自南朝开始与海外有联系。唐宋时期,随着北方移民南迁,闽南人口急剧上升,加上当时航海事业的发达,闽南人向沿海、沿江流动,甚至飘洋过海,经商。唐宋之后,闽南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对外贸易、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闽南人处于生活的需要和航运的发达,开始向外大量流动。王审知入闽后与海外的商业往来更加广泛,东起新罗,西至阿拉伯地区的36个国家与地区。南宋和唐代,泉州成为第一大港口,不少闽南人到外经商与定居,他们同当地的通婚,遍及日本到东南亚国家。宋元时期,贸易往来逐渐增多。明朝政府设立厦门港,发展海外贸易。17世纪前后,福建华人在东南亚超过50万以上,移民将闽南文化及建筑带到当地,建立各种会所和寺庙。从建筑装饰看,可以看出文化的传播影响到粤北、台湾地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当时闽南人口流动主要有四个方向:一是向西,进入潮州,潮州居民在明代开始飘洋进入海南岛,两地方言保留闽南语特征。二是向北,浙江南部的洞头、玉环、平阳、苍南和舟山等,有的在闽东和莆仙地区。第三是向东,明清以来,大量闽南人进入台湾。17世纪中叶,经过近代两次大迁移,使得台湾85%的居民操闽南泉州腔和漳州腔。明代时期,福建的造船技术有较大发展,丰富的航海技术和罗盘使得商人能够开展贸易。当时东南沿海风浪巨大,但没有阻止人们的脚步。很多闽南人随着商船漂流直辖,船飘到哪就到哪里上岸,早期的移民基本是靠着海边落户。明清以来,闽南的移民对外的扩展性持续了1000多年,至今没有改变。相对于中原文化而言,闽南文化具有明显的对外传播性。

    闽南传统建筑的海外发展与传播是海外华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地区的华侨大多侨居为东南亚地区,海外的闽南传统建筑是闽南传统建筑发展、演变、传承的重要一部分。以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台湾为例,考察闽南华人海外住宅、祠堂、寺庙和会所的类型、装饰元素及文化内涵。以建筑考察为核心,研究当地建筑发展、交叉及演变,学习海外的历史建筑保护与改造再生的成功经验。南洋各国的闽籍人大多是在明清时期移居。


从1875年到1949年厦门口岸的出国人数

时间 人数
 1875年-1882 402546
 1891年-1927 2586647
 1931年-1940 370110
 1946年-1949 115853
 1875年-1949 3475156
(表8.1厦门口岸出国人数统计(1875-1949))


    随着闽南人的迁移,闽南文化在海外的影响沿着海岸线分布,与闽南人早先向海洋谋生的习惯和传统相关。闽南语作为东南亚华人的主要的方言,东南亚华人所说闽南语人数最多,融合了厦、漳、泉的口音,与现在的闽南话基本接近。据学者估计,在海外说闽南话的人估计近1千万人。


    1. 新加坡概括


    新加坡是以华裔为多数的多民族国家,闽南人数量较多。根据1998年的人口统计,可以看出华裔人口占有多数,尤其是闽籍和潮汕的移民。目前新加坡的华裔主要是第二代和第三代,熟练掌握普通话、闽南语、潮州话、客家话、英语等。新加坡早先移民从事贸易有关,需要和不同文化的人们相处。


(新加坡人口比例)


    2. 马来西亚概括


    马来西亚是多民族的国家,华裔简称为大马华人,主要是在明朝、清朝和民国期间从福建地区迁移过去。大马华族受多文化的影响,形成新的华族群体,被称为峇峇娘惹或土生华人。华人主要分布在吉隆坡、乔治市、怡保、新山、古晋、亚庇和马六甲市等各大城市。海上贸易的发展,使马来西亚由印度教和佛教为主转变成信仰伊斯兰教为主。马六甲至今保留郑和有关的遗迹。明朝实行海上禁运之后,华裔母语混杂福建方言和马来语。现在马来西亚的华裔基本上能说多种语言,如闽南语、潮州话、广东话、客家话、英语甚至是印度语。马来西亚华人来自福建、广东和海南居多,风俗、建筑、饮食和文化传承自福建、广东和海南。鸦片战争之后,英国从中国输出大量工人成为矿工或种植工人,当地男女比例失调。世界经济危机后,华族女性陆续移民到马来西亚。新中国成立后,移民基本停止,华人依赖自然增长,趋于稳定。据统计,2010年华人占总人口的24.6%,独立后有下降趋势,不少移居欧美、日本、澳大利亚和新加坡。


      3. 金门概括


    金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福建东南部厦门湾内,由小金门和大金门组成,东面台湾海峡,西面厦门,与厦门岛隔海相望。历史上金门属于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管辖。明末时期,金门是郑成功的抗清基地,国共两党对抗后,金门成了军事要地。2001年开通金门-厦门的“小三通”航线。目前金门属于台湾省管辖,2015年的人口为13.1万。。金门的民间信仰丰富,孕育多元文化,具有特色鲜明的民居建筑。


      4. 台湾概括


    闽南地区移民到台湾,数量较多,持续时间长。福建移民到台湾占绝对的优势,闽南移民占福建的移民的大部分。闽南有句俗语:“第一好过番,第二好过台湾”[8]。据统计,1926年在台湾的福建移民中,泉州地区占44.8%,漳州籍贯占35.1%,闽南人占80%[3]。台湾的大部分人来自闽南地区,与闽南地区同祖同俗、语言相通、建筑相似的文化区。何锦山的《闽台区域文化》指出:“闽南人与台湾人有血缘关系、文化影响,既相同又相离的文化心理特征”。

    闽南语成为台湾通用的语言,在腔调上有细微的区别,呈现亦泉亦漳和非泉非漳的口音,更接近厦门腔调。闽南的俚语、习俗和宗教信仰影响台湾地区。闽南的传统建筑模式、技术和材料传播到台湾,成为台湾传统民居的主流。台湾的文化也反过来影响闽南的文化。杨彦杰的《台湾历史与文化》中论述:“清代统治台湾期间,全台湾共有80多名科举人员派到福建任职。他们分布较广,从沿海到山区,带来了台湾的本土文化,丰富闽南文化。台湾的歌仔戏受到漳州和厦门观众的喜爱。台湾人的探亲访祖及闽南人与台湾的两地经贸往来,对闽南文化的交流产生影响。 


    二、光鲜亮丽、精致繁复的宗教装饰审美


    闽南的海外贸易历史悠久,明代以后,闽南人到东南亚各国谋生和定居越来越多,被卷入东南亚的劳动力市场。闽南移民把家乡的劳动工具、宗教信仰、民俗文化和建筑形式带到海外,丰富当地文化。从某些程度说,华侨史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播史。闽南对于儒道释的信仰带到台湾和新加坡等,兴建寺院等。寺庙建筑延续传统的形式和构件,追求鲜艳亮丽,雕刻丰富、装饰多样融合的建筑。


(吉隆坡的关帝庙)(吉隆坡的关帝庙塑像)


    海外的中式寺庙很多,寺庙大多采用传统二进式建筑。寺院的装饰构件大多来自中国,装饰的布局与闽南地区传统建筑相类似。东南亚等地寺庙的石雕构件多数来自于福建。清代不少石工在厦门开设石店,向台湾、泗水、滨塘和仰光等出口石柱、门窗和石雕墓品。东南亚各地尤其是寺庙通过石雕构件,建筑闽南风格的寺庙建筑。

    民间信仰者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祖籍地之分,传统中国祖先崇拜和神明信仰文化在今天的东南亚地区依然有影响。海外的宗教建筑和宗教文化成为华侨在异国联系家乡人的精神纽带,也是闽南地区与海外交流的纽带。新加坡的闽籍华侨很多,供奉的神明和宫庙主要由闽南祖庙的香火分灵后带去新居住地。如清水祖师、妈祖和保生大帝等神的主庙在大陆,海外的宗教建筑需要从大陆将神请到分庙。新加坡的凤山寺传承闽南传统式的建筑,石雕的建筑构件大多是从惠安出口,建筑材料来自中国,工匠由家乡聘请的。2013年该建筑落架大修,聘请北京故宫博物院进行测绘,同安的木匠、永春的彩绘师傅等古建师傅共同完成修缮工作,并专门到祖籍地泉州南安举行分神活动,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的妈祖庙有2500多座,信众达到2亿多,福建有妈祖庙100多座,台湾500多座,相关50多座。”新加坡的供奉保生大帝的凤山寺,附属于新加坡南安会馆,由泉州南安凤山寺的香火分灵后带到新加坡。凤山寺供奉的保生大帝作为祖神的认同象征,将移民重新整合起来,加强认同基础,维持华人内部和周边的友好关系。共同的信仰成为纽带,加强向心力和凝聚力,有利于促进精神联系,成为闽南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加坡的天福宫,建于1841年,是早先华人移民安全抵达后,为报答神佑而建的,供奉海神妈祖。庙宇采用传统的建筑式样,在内部和装饰中运用多种国家的材料,如苏格兰的铁器、荷兰台天特的陶器、英国磁砖和中国出口的花岗岩龙柱,有学者称之为“国际性建筑”。宗教建筑催生了华人社区,如天福宫周边是厦门街,居住着闽南移民,旁边是福建会馆。现在天福宫对面盖起高大的写字楼,是福建会馆的新馆。凤山寺旁边是南安会馆,周围也是华人社区。寺庙成为华人社区重要精神支柱,使得华人紧密团结在一起。

    寺庙装饰主要集中在天井周边的额枋、吊筒、石柱、斗拱、雀替和斗抱等,题材多为历史故事、花鸟植物、山水楼阁,雕刻技法精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寺庙的很多装饰构件来自中国的闽南地区。鸦片战争后,厦门成为对外开放的商埠,很多石雕构件如石柱和石窗,向台湾、印度尼西亚的泗水、仰光和滨塘等东南亚地区出口等。新加坡的普陀寺、普觉寺和天福宫等的石料大多来自惠安石工。据新加坡的华侨回忆(1839-1841年)建造天福宫:“包含龙柱、石雕、琉璃瓦都是泉州运来的”,马来西亚槟城极乐寺的木构件装饰,部分来自莆田仙游的龙威公司,2004年龙威公司为极乐寺建造两尊高8米,重量为4.5吨的大型力士铜像。仙游的工艺美术家游良照与木雕艺人到台湾马祖对天后同的庙宇重建雕刻装饰设计,对台湾、金门等地区的传统建筑进行施工、重建和修复,扩展了闽南传统建筑和影响力。

    海外的华人寺庙常融合多种神仙。以天福宫为例,体现闽南移民多元融合的宗教信仰。天福宫主殿供奉着妈祖,后殿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的塑像,也供奉着高 1 米的孔子坐像,两像遥遥相对,孔子像左右是观世音和弥勒佛,前面则是刘备、关羽、张飞的立像。孔子像上方一条红布贴着“孔子先师”四个金字,案上香烟缭绕。这种多神并存,多元融合的现象与闽南地区宗教文化繁荣,多元融合相似。

    闽南人尊孔崇儒,传统文化被带到海外,移居外地后依然在各地城市中心兴建孔庙,规制和形式都是传统形式。寺庙建筑大多采用惠安出口的石刻雕柱,如印尼的泗水文庙,在当地还成为制度化的——孔教会。寺庙建筑一定程度上影响华人的建筑形式与装饰,也对当地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影响。马来西亚华人的信仰主要是佛教和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等。有些祭拜的神明是当时从中国带入的,如妈祖和观音。有学者认为:“闽南传统的祖先崇拜和宗教崇拜对于海外华人社会的重建宗族组织结构有重要意义”。

    新加坡厦门街的道教建筑小巧、自由和灵活的手法,多层楼阁建筑,平面复杂,翼角突出,装饰题材多样。楼阁隐喻仙都,可登高眺望,道教民间化、世俗化明显。

    宗教宣传通过建庙、宗教游神、宗教礼器和民俗用具等活动与中国的宗教组织产生联系。宗教文化随着海外华人的迁移在当地生根落脚,寺庙建筑和装饰成为宗教文化的物质载体。寺庙建筑布局传承宗教习俗和室内装饰,如八仙桌、贡盘、香炉和灯架等。建筑装饰上,海外的宗教建筑吸收了宫廷建筑和传统民居的装饰风格,使装饰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得到强化。如图新加坡的佛牙寺,重建后结合传统的建筑式样和现代材料,立面有五层高,内部空间装饰繁密,多用木雕贴金,显得金碧辉煌。华人通过宗教活动,增进海外华人的交流和团结。宗教的活动和宗教建筑,有利于增加中国与东南亚华人的沟通交流,增进血溶于水的认同感。


(新加坡佛牙寺建筑外部)(新加坡佛牙寺建筑内部)

(新加坡凤山寺)(新加坡凤山寺室内)

(新加坡南洋圣教总会室外建筑)(新加坡南洋圣教总会室内)


    三、布局简洁、功能多样的会馆建筑文化


    会馆是同乡或商人的联谊之处,带有为宾客提供吃住的空间,具有聚合居住之意。会馆的兴起源于中原,大概在明代末年,兴盛于清乾隆时代。中原会馆建筑,娱乐主要通过戏台观看表演的戏剧。闽南人崇尚寻根尚祖,无论是到台湾还是东南亚,总是不忘自己的祖籍地。海外移民需要交流、互补和协同,通过会馆加强与祖籍地的联系,相互提携照应的组织。会馆兼有同乡会和工商会的性质。他们常用标注的堂号纪念祖籍地,甚至路名。海外华人会馆建筑布局无一定格,比较注重功能和组织。早期的会馆建筑采用中国的民族形式,平面上运用开间式,歇山坡面屋顶,细部装饰体现辟邪求平安。如马六甲的永春会馆,屋顶用传统的瓦,显示浓厚的中国文化。早期建筑中,工匠兼任建筑师,他们从实践中传承传统建筑的风水理论、色彩搭配和建筑细部。早期流行比较传统的式样,如马来西亚马六甲清代时期建立的的永春会馆,屋顶采用歇山式样,瓦片运用琉璃瓦,具有花头和垂珠等构件,显示浓厚的中国文化。早期会馆布局类型以院落式,重视雕刻装饰和气派的厅堂空间,建筑造型华丽,带有闽南传统建筑特征。海外会馆是自发建立、自我管理,相互帮助,共叙乡情的组织。海外的会馆,加强族群的文化共识,保留和传承语言、风俗和文化习惯。台湾历史学家连横在《台湾语典-自序一》中说到“夫台外之语,传自漳、泉、而漳泉之语,传自中国。其源既远,其流又长”。会馆成了移民寄托乡愁,建筑成为文化共识的载体,对当地的文化产生影响。

    海外华人社区和中国城的发展与形成中,会馆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早期的华人按照移民的不同地区来源形成地域会馆与同乡会,之后其它的会馆相继成立。会馆有利于联络乡亲、抵御外侵、团结华人和排忧解难等。近代以来,各地纷纷建立以祖籍地划分的会馆,如表8.1新加坡的注册的潮州会馆和闽南会馆较多。29个会馆其中闽南祖籍的会馆有18个,体现闽南移民数量众多,在东南亚的海外华人移民中占多数。


(新加坡潮州、闽南的会馆) 


    新加坡的厦门街,英文Amoy Street是当年根据闽南语发音直译的。世界各地有100多个城市有一条路或街叫厦门。新加坡、香港、台北、澳门等,体现闽南的商业发展较早,厦门作为闽南对外开放较早的城市,很早就有移民到国外的商人。

    会馆在今天华人社团,依然有影响力。新会馆一般是独立建筑,传统建筑装饰在建筑外部已经很少,一般在建筑中间以文字装饰,表明会馆身份。新会所由于会员的捐款,提倡节俭开支,且传统的材料和工匠很难找到,造价相对较高,地租上升,需要增加建筑面积等因素,建筑外部一般比较简洁,很少用富丽的金银装饰和木雕构件,简朴严谨和功能明确的布局。当代的会馆虽然有些转型,但文化宗旨依然不变。新会馆建筑一般是骑楼形式或典型的方盒子,立面简洁、平面布局清晰。一楼通常作为店面,出租的收入供给会馆的日常资金运作。有些会馆还有出租写字楼等办公区增加会馆收入。近年来重建会馆趋向简洁的造型。馆内常有小型神龛,供奉神灵,以保佑经营有成,福建会馆多供奉海运保护神妈祖。会馆内部以适应集体活动为主,会馆空间以聚会为主,一般设置厅堂,传承娱乐功能的传统,利用现代化的音箱、电子屏幕和设备设置唱歌和娱乐的活动空间。会所在高层设置办公区、展示区、娱乐区、会议区和供奉神像,强调团队精神。马来西亚吉隆坡永春会馆甚至保留了清代的匾额。


(早期福建会馆(马来西亚马六甲))


    处于海外环境的华人建筑,在装饰艺术上融合中西方元素,从而影响建筑风格。无论室内还是室外的装饰,都是多元文化的体现,反映时代的建筑特色。

    闽南海外的华侨向本土文化的整合与回归。他们建造祠堂、同乡会、祭祀祖先和传播中文教育。早期一些华人在海外积聚财富后用于家乡的建设,做了不少好事。一些华侨为家乡造桥修路,办学校,建立医院。如马来西亚永春籍华侨领袖李延年,曾是吉隆坡永春会馆会长,在家乡捐资修建永春医院和永春文化馆等公共建筑。华侨的建筑文化并不表现在他们在海外的屋宇,更多体现在他们捐建的家乡祠堂。一般家乡的祠堂运用传统的建造和装饰方法,华人的意识里,祖籍地才是“家乡”,在家乡用传统方式修建的祠堂和家庙有利于佑荫在海外的子孙。这也许与当年的华人文化认同感相关。


(新加坡崇文阁与福建会馆)(新加坡南安会馆)


(新加坡南顺会馆)(吉隆坡永春会馆内部)


    四、寄予乡愁、团结互助的宗亲建筑氛围


    闽南文化的传播带有宗族性、聚居性和稳定性的特征,随着闽南人的迁移,文化的传播和影响趋向广泛。从广义上说,泛闽南文化区包含使用闽南语的地区和受闽南文化影响的区域。福建商人在海外以市场交易和经济贸易进行活动,也通过社会文化方面加强联系。闽南移民到海外形成自成体系的社会文化圈,其中以宗亲会馆为依托的宗族文化也是显著的现象。宗亲会馆是节庆和丧事的依托组织,并有议事和娱乐功能。随着闽南人移居海外,原有的宗族和家谱常常断代。在这种条件下,很多家族带有“选择性”的认宗,他们指认某个地区为宗族的迁徙地。宗亲会馆的成立,一定程度上打破以祖籍地划分的华人文化圈,有利于各祖籍地的华人圈子团结互助、和谐共处。在新加坡的厦门街,笔者调研新加坡荥阳郑氏宗亲总会,“荥阳”是河南的地名,闽南很多地区的郑氏民居常见“荥阳衍派”。荥阳郑氏总会坐落与新加坡的厦门街,是一座骑楼式建筑,一层的门额正中高挂“新加坡荥阳郑氏总会”,下方是一行较小的英文。以传统的黑色匾额,金色的字体。匾额两边挂着纸灯笼,上面写着郑字,灯笼的形态是传统式样,在闽南地区在丧葬仪式或宗祠建筑才能见到。宗亲会是民间自治组织,依靠会员捐款购买土地和修建会所,会所用于存放公共资源、提供会议交流和娱乐的地方。新加坡荥阳总会的负责人介绍他们每年还举行游街活动,在传统的春节,华人聚集一起庆祝。传承闽南的风俗习惯,尤其是送葬仪式,宗亲会按照传统习俗进行送葬,穿上统一服装,敲锣打鼓。服装按照传统的中式手法,像中国的广场活动的简洁版“汉服”,在新加坡定制加工,用于庆典和送葬使用。宗族文化圈是从闽南地域文化中演化出来。宗亲会作为民间组织,打破不同地域华人的界限,他们在传统节日、丧葬风俗仪式、相互帮助、团结华人、寄托乡愁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荥阳郑氏总会室内(新加坡))(荥阳郑氏总会节庆服装(新加坡))


    东南亚的宗族社会不仅简单一句祖籍地,而是在当地的环境下重新建构和组织。在移民初期,华人组织和宗族社会重建有利于团结移民华人,传承祖籍地的传统和文化习俗,在不同祖籍地环境下,需要做出调整和联合,经过几个世纪的变迁,在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宗族文化也逐渐融入当地的华人文化传统,从宗族文化中可以看出闽南文化的传播、中华文化中海外华人的传承,另一方面也体现华人在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发展的地域特色。新加坡的“潘家村”是南洋华人宗族村落的个案。19世纪的东南亚比较严峻,华人需要自己的社团和组织,新加坡华人村落的“潘家村”。新加坡的“潘家村”和“横山庙“发展组成的“南洋”潘氏总会,在新的横山庙的成立下,还具备宗亲恳亲联谊大会。宗亲会大多走向更为广阔的范围,成为全世界华人“虚拟”的祖先。


(新加坡许氏总会)


    五、文化认同、普惠族人的家庙祠堂空间


    祠堂对中国人来说很重要,移居海外的华人同样重视祠堂。有学者认为文化是一种“根”,它通过具体的个体和民族特性的遗传,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先天给个体的精神结构型构了某种“原型”。台湾历史学家许倬云曾提到:“文化的传承如同是大海深处的洋流”

    明清时期,东南沿海尤其是闽南地区的对外移民成为一种常态和趋势。很多海外移民是人数较多的家族,往往以父子、兄弟和亲属相互连带。这种带家族的海外移民,使得他们在海外的生活方式较多保留传统。家族的聚集、民间宗教和乡族文化的延续,地方方言和风俗习惯都被保留下来。文化教育和娱乐方面言传身教,在海外的环境下,获得良好的传承。祠堂分为两类,一种建于家中,另一类建于家宅之外。祠堂为宗族祭祀而用,作为议事、祭祖和执行会议的多功能社交场所。祠堂一般为二进建筑,中间是正厅,面积最大,供奉祖上的木主,左边是祀贤祠,供奉具有功名或对族人有贡献的祖先,右边是配享祠,供奉赞助、修茸的祖先。如马来西亚吉隆坡陈氏宗祠,大厅高大华丽,建筑式样和装饰模仿广东的陈家祠,以缩小版的宗祠,不少构件来自中国,还聘请了不少国内工匠。 以祠堂和家庙为依托的家族文化在海外传承,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象征。有学者认为:“闽南沿海商人向海外移民,很大程度上传承和保留了祖籍地的生活方式”。在马来西亚槟城的娘惹博物馆,保留了当年主人的私人用品,除了收藏各国的工艺品外,很多生活器具来自闽南地区。如永春传统的“漆蓝”,不同大小用于器物、嫁妆和祭祀等。闽南商人移民到海外,将日常的生活用品也带入海外。早先华人较少考虑到国家和地区的界限,甚至淡化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概念,他们即使死后,在自家祖先灵位上,大多认同自己的福建祖籍身份,而不是东南亚国家的新居民,这种状况到20世纪中后期才有所改变。


(吉隆坡陈氏宗祠)


    海外的闽南移民以家族的祠堂为依托的精神家园,记载祖先移民的记忆,通过传承和积淀形成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和祖先认同。宗祠作为海外家族联系的纽带,据马来西亚槟城永春会馆会长介绍,近年来他们多次来大陆恳亲,参与族谱的修订和续编族谱。华人在传统建筑上保留中国的春节、元宵、清明、端午和中秋等传统节日,以家族和血缘为纽带庆祝民族的风俗。宗祠是家族的精神纽带和精神家园,蕴含中国民族文化和闽南的地域文化特征。如马来西亚的陈氏书院,作为广东陈氏宗祠的缩小版,建筑布局与国内陈家祠一样,很多建筑装饰构件来自国内,工匠有聘请国内的师傅。随着家族成员的壮大,陈氏书院成立了家族理事会,组织宗祠建筑修缮和重大节日的庆典等相关活动。马来西亚的陈氏书院之外墙上采用粉绿色、黄色这种鲜明的色彩,相比广州陈氏书院朴素的灰砖,显得色彩突出、对比明显。吉隆坡的陈氏宗祠在建筑结构、空间布局、细部装饰、文化内涵、民俗文化方面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建筑的文化也适应当地,结合一些现代材料、色彩上夸张运用、多元文化融合的价值取向,体现了海外华人建筑的衍变。建筑的色彩取向受当地的地理气候、人文环境、地域审美等综合的影响,暗含华人建筑中海外环境下的建筑适应性。


(广东省陈氏书院)(马来西亚吉隆坡陈氏宗祠)


    海外的移民在重构宗族社会需要将传统的文化资源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新的社会文化环境,这与祖籍地的文化不大相同。家族化扩大或公共化,有些宗祠原先供奉的祖神逐渐被神明取代,原先的宗祠改成寺庙,让更多华人参拜。如新加坡的潘家村“横山庙”,原来是宗祠,后来成为庙宇。

    海外的宗族文化,“祖先”经常不是指血缘关系的祖先,更多带有人为选择的“先祖”结果。如马来西亚吉隆坡的陈氏书院,将开漳圣祖陈元光作为祖先供奉,放在祖先灵位的右侧。据学者研究,开漳圣王是福建、台湾和东南亚的民间信仰,拥有较高地位。像陈灵光这样“祖先”与子孙后代不一定有明确的谱系或血缘关系,作为同姓的名人,被追认为先祖,就像中华民族通称为“炎黄子孙”。这种选择性的重建宗族体现了广泛意义上的宗族关系的建立和文化的传承。


(马来西亚槟城宗祠)


    华人的传统文化和信仰依靠各种庙宇、祠堂保留。在槟城调研,笔者还遇到鲁班古庙,体现华人移民对匠人精神的尊重,也丰富了移民地的文化。 


    六、民族工艺、文化窗口的华人商业街区


    从明代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海外华人经过数百年的奋斗,生生不息,在世界各地开始有显著特征的“中国城”或“唐人街”。如新加坡的牛车水、马来西亚吉隆坡的茨厂街的中国城,这些区域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显示闽南商人移民海外后自觉传承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即使在今天,中国城和唐人街依然发挥重要的文化桥梁和传播的作用。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有较大规模的中国城,数以百万的华人居住在中国城中。当华人移居到陌生的国家,语言不通,环境生疏使得他们聚居在一起,形成特别的城市区域和建筑形式,周边的华人建筑装饰有一定的文化传承。大多数在城镇中心租场地,底层开店,上层住人,形成骑楼街区,早期中国城的道路及交通也比较拥挤。近年来经过外部环境的改造,内部空间的提升,居住和商业的环境质量有很大的提高,以物美价廉的商品吸引游客观光。如新加坡的牛车水,夜市非常繁华,并有地铁站和直达的公交车,便于游客购物。马来西亚的茨厂街也是当地的华人街,中国的餐饮、小商品交易比较发达。


(马来西亚吉隆坡中国城-茨厂街)(马来西亚吉隆坡中国城-茨厂街内部


    中国城的商店招牌一般都是中英文标识,上方大字是中文,底下小字是英文。商品的招牌和室内的装饰,具有显著的中华文化特征。装饰的形状和形式传承闽南传统装饰,如注重门楹装饰与匾额。通常匾额是黑漆底色,上方用金字,以繁体字为主,由右向左排列,匾额下方常有两只木雕狮子作为“匾托”。中国城经营的主要是特色的中餐、小旅馆和小商品,常见中国特色的丝巾、传统服饰、工艺品、旅游纪念品、装饰挂件、化妆品等。商品主要是针对游客的,档次不高,价格便宜,夜市比较热闹。如新加坡牛车水,环境改造后,挂起了中式的灯笼,便利的交通给中国城带来较多的旅客。店主一般是华裔的二代或是三代,掌握多种语言,一般能说普通话、粤语、闽南语、英语和印度语等。这体现华人的智慧勤奋和为适应迁移地,需要与来自不同地区的华人及各国商人来往。

    中国城的发展反映闽籍华人在东南亚的艰难创业和当年面临的生存危机。建筑文化吸收外来文化,坚持中国的文化特色,有利于团结华人。这对于我们今天的地域建筑设计与创作,坚持中国文化传统,繁荣建筑文化,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建筑具有启迪。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华人较多,拥有华人报纸,电视台等媒体传播文化。华人的社团、教育和华人的报刊成为文化传承的工具。目前马来西亚有一千多所华文小学,60多所中学传播中文教育。华人的生活区和教育随之扩大,更多融入当地的生活。现在中国城的居民受到的教育程度和职业已经有相当改变,不少人经过几代人努力成为中产阶级,有些华人移居到郊外,形成新的华人居住区。


(新加坡牛车水中国店)


    七、书法门楣、雕刻工艺的现代住宅建筑


    闽南文化与海外移民文化一脉相承,中国特色的海洋文化随着闽南人移居异国他乡在建筑、装饰及家具布置中体现。多元文化对于传统建筑发展的影响东南亚闽南移民建筑的传统特征语汇。中国元素凸显华人文化与身份。闽南人在海外谋生,他们在异国他乡形成华人的集聚区,建筑上的牌楼就成为他们区域的象征。装饰作为符号,代表文化、民族和主人身份。

    比如槟城的叶氏宗祠,在门楣和对联表面身份。门联:古濑分支远,南阳衍派长,表明家族从南阳迁徙。


(中国城的红灯增加节日气氛(吉隆坡))(中国文字招聘显示建筑的身份和功能(吉隆坡))


    海外移民的华人区商业的发展,零售业繁荣,店面与住宅连在一起,称为骑楼或“五脚架”,是闽南民居和街坊的建筑。沿街用柱廊式骑楼,有两层、三层或四层的高差。单体的建筑多为纵向布局,楼与楼紧密相连,一楼凹入成了连廊相连十里长街。采用前店后房,前面是店铺,后面和楼上是居住和堆放杂物,卫生间布置在后面,有利于早期的经营和生活。这种建筑适应东南亚炎热多雨的气候,夏天能够遮阳,雨天能够照样经营。在闽南地区的厦门、台湾、漳州和泉州都有此类建筑形成的商业街。新加坡的牛车水(中国城)有不少这类居住与经商结合的建筑。相比闽南地区,新加坡的骑楼建筑运用更多的西式装饰元素,如用西式的柱头和卷草纹。闽南地区有不少用红色清水砖拼花而成,柱头和檐下装饰花纹,檐顶运用绿色釉质花瓶或山墙装饰。除中西结合的装饰元素,招牌装饰尤其重要。海外华人的传统招牌一般以木板制作,悬挂在檐下,或牌楼的立柱上,写上店面,上方是大字中文,下方是小字英文。匾额下还有扁托,一看便可认出华人的商店。店面的名称往往用两种文字,大字用中文,下方是英文。骑楼的建筑形式和中西装饰元素的运用,体现亚热带劳动人民创造性和智慧,也是人们适应环境和多元文化影响下的结果。

    古典家具在华人的宗祠、会所中十分常见。以清式为主的风格,纹样复杂,比较繁琐,局部带贝壳和玉石镶嵌,如八仙桌、太师椅。马来西亚的娘惹博物馆(前身是陈氏宗祠)看到各式传统木质家具、漆篮。古典家具在海外受到欢迎,很多家具由中国运输到海外,消费的群体也扩大化。


(中国原色的匾额(新加坡厦门街))(清式硬木家具(新加坡荥阳总会))


    海外的华人建筑发展闽南传统色彩,大量运用中华民族象征的红色和高纯度强对比的色彩体系表达信仰和生活美学。如红色为主色调,运用互补色的绿色,营造鲜明的色彩性格,如新加坡牛车水中国城的公交车站、中式凉亭和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关帝庙等,建筑以红色和绿色为主要色彩对比。新加坡的建筑色彩不仅形成外观上的美感,更形成一种强烈的追求,强化中国特色、民间吉祥意义和精神的自由。


(新加坡厦门街窗楣)


    东南亚华人建筑的装饰细节也体现了闽南传统建筑装饰的传承。海外华人在建造祠堂、第宅和陵园时,热衷运用中国传统的符号。如门楣、窗楣和门联等运用文字点名主题。民国时期华人建筑装饰引入西方的立体表现,在门额和窗额的装饰造型,继承园林的书卷额的基础上,引入透视,增加空间感。新加坡的陈氏宗祠,门额是书卷额的变体,体现青绿山水的装饰题材,造型具有空间感和趣味性。传统建筑装饰符号的运用成为海外华人的重要交流载体。闽南文化的海外传播和影响,持久的文化交流对国家统一、东南亚和平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加坡华人民居窗楣)


    海外华人的筑注重受民间风水观念的影响。古代的左尊右卑的观念在海外得到继承和发扬。金门传统民居的房间遵循“左大右小”,父母居住在左边的大房,儿女居住在右边大房和厢房。祭祖拜神方面,金门遵循“左祖右神”的摆放顺序,《金门县志》中认为庙是神的居所,因而为大,家是人的居所,人为大。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遵循神龛放置两边,中间是祖先牌位的风俗习惯。寺庙则奉行“左大右小”。神像布置按左右等级排列,左边是祖先的牌位,右边方阵神像,供奉观音、灶君和土地公等。闽南地区和台湾则是神像居左,祖先牌位居右,体现“神为大,祖为小”的观念。


(关帝庙神龛左边供奉金花娘娘和观音(吉隆坡))(关帝庙右边医神(吉隆坡))


    八、总结

    海外的闽南籍华人自明末清初形成的闽潮沿海社群,比内地更加具有海洋性文化特征。闽南沿海商人移民海外立足家族、乡族、宗亲等为依托形成互助团体展开经济活动,善于学习,掌握多种语言,文化带有浓厚的乡情。闽籍华人成立民间组织,如海外的会所、宗祠和宗教建筑,为中国东部沿海与东南亚的经济贸易往来做出贡献。以寺庙建筑为依托的宗教信仰,宗教建筑鲜艳精致,繁复华丽的装饰构件,以极致宫殿式的建筑审美,其发展的趋向是运用现代材料和传统式样营造金皮辉煌的氛围。以会馆建筑为依托的乡愁情感,会馆建筑注重功能,会员的议事、娱乐等集体活动。会馆建筑趋向简洁的布局,多元的功能。以宗亲会馆为依托的宗族文化,宗族建筑趋向简洁的布局,注重传统节日的欢庆和丧葬传统习俗,能给会员提供议事和娱乐的活动空间。以家庙为依托的血液关系,随着移民与原先的宗族失去联系,趋向选择性认祖,不少大的家庙转向神庙化、公共化,成为联合更多华人的神庙空间。华人所形成的社区、唐人街的商品经济逐渐丰富化,后代一些华人迁出唐人街,经营的品牌意识也不断加强。这些组织的联系形成紧密的经济圈和文化圈。

    海外华人建筑是独特的文化景观,在中国传统基础上吸收了外来的建筑文化、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的文化产物。华人建筑的文化现象体现中西方文化交流,及华人影响东南亚文化承续性和丰富性。从华人建筑的装饰角度的研究,有利于了解海外华人的历史和文化,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时期在海外的延续、发展和演变的认识,有助于加强地域建筑探索和文化自信心。东南各国经济圈的繁荣与闽南文化圈向外辐射与发展分不开。环闽台沿海及广东等中国南部地区虽是中国的东南沿海的边缘地带,但从中华文化的海外影响力方面看,是内地任何一个文化圈所难以比拟的。闽南传统建筑在南洋的典型形式及艺术文化特征,华人建筑中运用中国元素和装饰,凝练多元文化下的闽南传统建筑的发展演变,对联系团结海外华人、形成互助群体、延续和发扬闽南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华人建筑中海外复杂的环境下,依据建筑的不同类型,功能、资源,具有多元的影响和多方面的发展趋势。从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华人传统建筑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识,是海外华人在潜意识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的表现,同时也体现当地的地域特征的结合,使得海外的华人建筑呈现地域的特殊性和装饰表现手法。从装饰看,闽南的建筑文化和中华文化的体现反映华人的文化意识、生活意识。说明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和材料的改变,也影响人们的文化观和多元结合的建筑审美。

    19世纪以来,东南亚的闽南移民国家界限日益强化,闽南移民的第二代、第三代人成长起来,更加融入当地文化,闽南传统文化意识逐渐被冲淡。新时期,对闽南传统建筑海外影响的研究,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探寻海外华人的文化传承和加强相互联系等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需要突破政治上的壁垒,加强。



参考资料

  1. 1. 陈支平, 闽南文化的世界性特征,闽台文化的多元诠释,厦门大学出版社。
  2. 2. 林华东,闽南文化:闽南族群的精神家园。
  3. 3. 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4. 4. 周长楫,《闽南话概说》,福建人民出版社。
  5. 5.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
  6. 6. 何锦山编著,闽台区域文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
  7. 7. 杨彦杰,台湾历史与文化。
  8. 8. 新加坡晋江会馆纪念特刊。
  9. 9. 曾玲,从福建南安的炉内潘到新加坡的潘家村”,南洋华人宗族村落的个案研究,闽南文化的多元诠释,厦门大学出版社。
  10. 10. 孙大章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5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1. 11. 苏万兴,简明鼓建筑图解,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12. 12. 陈支平,闽南文化的世界性特征,闽台文化的多元诠释,厦门大学出版社。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