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王式廓奖学金·2018年暑假欧洲工作坊项目汇报—— 寻访细密画之旅

沙爽 12160102009 版画系




行程计划
本次考察项目是在王子传统艺术学院(The Prince‘s School for Traditional Arts)进行三门课程的学习,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传统艺术的一大瑰宝——波斯细密画,我将在学院内跟随三名艺术家导师,分别是:Farkhondeh Ahmadzadeh (驻伦敦伊朗艺术家)、Dr Helen White、Dr Lisa Delong,系统学习花饰纹样、 图形结构等知识,更好的了解中亚文化语境中的平面艺术,进⼀一步通过对波斯艺术家的接触,了解他们的思考方式。在课程间隔,计划考察大英博物馆、泰特美术馆等英国重要的艺术文化机构,更加充分的理解西方整体的文化面貌。回国之后,我也将结合⾃自身的专业情况进行创作, 与此同时亦会利用自己的媒体经历最⼤大化的传播此次游学经历。



考察日记
6.30 晚到达英国
7.1 参观RCA毕业展

7.2 校园参观

PFTS毕业展参观
上课(伊朗细密画)
第一天:知识科普



7.3~5 上课绘制图形

7.6 学习泥金工艺

7.7 参观V&A博物馆

7.8 参观大英博物馆

7.9 参观RA summer exhibition

7.10 上课 欧洲镀金术

7.11~13 上课镀金技术(实践学习)


7.14 参观国家画廊
water stone 书店

7.15 与RCA、UCL朋友聚会
7.16 上课(⼏几何图形研究)


7.17~19 ⼏几何绘画实践

7.21 ⼏几何绘画实践(成稿)


7.22 前往爱丁堡
7.23 参观爱丁堡国家自然博物馆

7.24 参观苏格兰议会中心

7.25 返回伦敦
7.26返回北京


考察汇报

我所上的暑假课程是在查尔斯王储传统艺术学院,这所学院是2004年初成立的,虽说是一所年轻的学校,但是里面传授的知识都是来自全世界最古老的文明,所凝聚成的艺术门类。特别是伊斯兰文明,在这所学校里有大量关于细密画和中世纪手抄经的课程,这些知识在中国比较难得到,因此我有意识地选择了这些文化去了解,学习。特别有意思的是,我一连上了三门课程,都是里面唯一的亚裔学生;而我也是第一次接触到了巴基斯坦、沙特、印度的同学们,而老师则来自美国、英国,其中一位是英籍的印度学者。

课程安排的时间也很是紧凑,一周一门新学科,包括了几何课程、伊斯兰细密画的装饰设计, 欧洲中世纪的镀金技术。每天都在绘制图像和看画册中度过,同时我也尽量利用晚上的时间和当地的同学交流,用周末的时间大量地看展览和博物馆。这样好的机会,我一定是加倍珍惜的。

在第一周的课程中,Fahondi教授教我们如何设计伊斯兰书籍的细密画花样,这样的纹饰常用于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封首和边饰,她耐心地教授了我们如何画图样,同时教我如何制作使用矿物质颜料。我们一起讨论中国陶瓷图样中的图案与伊斯兰文化中的图案之间的关联性(例如伊斯兰的部分抽象花纹是源于中国的龙和蛇的形象。)以及矿物质颜料的使用方法的区别。我很惊奇地发现这些技艺都是相通的,但在不同的土壤中孕育出了不同的艺术果实。

Fahondi教授十分有耐心,照顾到我没有伊斯兰艺术的基础概念,用简易的英语与我交流,一步步引导我学习绘制不同的花样,区别不同绘制流派的特征,为我细细讲解在伊斯兰教派中运用到的各种材料。亲手教授我制作矿物质颜料的制作,调制金粉进行镀金的技法。我最后完成了三分之二的图样,剩下的空白部分可以填入中国的图样,类似于敦煌藻井的样式。我也专门针对书籍设计问询了她关于传统中世纪手抄经中的程式化的问题,我们也交换了邮箱的信息,以便进一步的交流。

在第二周的课程里,Helen教授传授我们镀金术,从欧洲中世纪开始的手抄经上,就会用镀金字母装饰。在她的课程上,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金颜料,不同的镀金方式,以及它们各自的使用方法。 我在一周中学习了金属装饰技术,与此同时,我也和Helen交流中⻄西方不同的镀金方式,以及装饰纹样的应用性。

Helen老师的英语由于用词高级所以不好懂,但是她对我也很照顾,耐心沟通。每天我都能学到不同的技法,特别是传授的用石膏粉做基底的立体贴金,和中国古代的沥粉贴金法十分相似。我一共在课程中完成了三种贴金方式,了解了中世纪各种图形和图标的绘制方式。Helen的性格很纯真,做事的样子很专业细致,仿佛一块橡皮擦能让她用上一辈子也用不完。看她绘制真是一种有仪式感的视觉享受。

第三周的课程程度比较难,几何课程——关于五折图形,Lisa老师传授我们绘制几何画。我第一 次直接地感受到数学和美学的碰撞,我从来没有正式学习过抽象画,而此次是我首次学抽象美学。 在几何纹样中,不同的函数公式会导出不同的图形结果,我曾经在绘制细密画纹饰的时候将卷草纹样绘制成具体的花草植物,被老师指出“我们是在学习抽象绘画的流派,不应该绘制过于具体的图形,这是另一个流派的绘制范围”,诸如此类。

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很好的经历。老师让我们在习作中加入自己文化中的元素与主题,不同国籍的同学总是积极地反馈并带来美丽的作品。于我,几何的学习能够以一种普适的方式来找到结构,而不同的人能从中代入自己的文化解读与继承。我觉得这周的课程教会了我很多。大家真的很努力。在课程最后,我们的确在作品中看到了很多不同的表达。在老师的教导中,她的教学理念是将设计更更好地融入创作当中。即使我们在关注传统艺术,很重要的是他们能懂得从哪裡获取灵感。几何的学习能够锻炼我们的技巧,以实现我们想法和工艺的结合。

这对我习惯的观察方法有很大区别,甚至是对我以往对现代抽象的学习也有很大不同,可以说, 这种绘制观念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了。如何在传统中汲取营养——这次在此处我学到不少。

在这三门课中,我体会到了最核心的公式正是黄金比例和对称,这两个点使得装饰图形的样式变得美妙而多变。学完之后,我再去观察各种各样的装饰图形,都能找到学过的算法,即如何设计出这样的几何图形变幻。这三周的学习节奏非常快,让我从量变到质变有一个学习的过程。我在本科大学时也自己接触过几何,但只是介绍一些点、线、面和几何形状方面的知识以辅助画面构图, 在我后来的创作中,也没有去发展几何知识,更多的是借用一些大师的作品,借鉴他们的构成元素和原则。但借鉴的前提是需要自己完全理理解,不通过自己亲自去提取和创作,是很难达到完全地理解的。

以前我在做构成的设计时,会觉得头很疼,脑子很累。那是因为没有利用与生俱来的全身能量去做这件事,而是只用了自己的头脑。但光凭头脑很多时候是不够的,特别是在这裡学习了课程以后, 我发现更多需要依赖自己的其他能量和能力,你的手,你的心肝脾肺,这些都是有能量的。如果有时候能把脑子放一放,反而可以做出更多。我觉得从Lisa老师那里学到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实践。 因为她们的课程没有讲特别多理论性的东西,更多的涉及的是实践。几何最重要的还是作图,大量的作图然后去实践、操作,最后得出你想要设计的东西。

现在回想三周的课程,想想图还是挺简单的,但当我深陷其中的时候,我经常会迷失其中,突然之间这个图我做不出来了,或者说在我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它已经错了。这就对我的严谨性有很高的要求,这也是我最需要学习的东西。因为几何本身就蕴含著规律,你必须在设计过程中遵循它。

⽼老师一直鼓励我,并提示我不要从一开始就读很多书,或者单凭文字或文献理解某个主题。当然,这样也是很好的,但它必须和了解如何操作结合在一起,并了解(我们所)画的意义,因为画能够教导我们。画是最好的老师,胜于在教室前面站著的那一位老师。而且当我意识到自己作为实践者,当我一遍遍地画的时候,那扇通往理解的小门就会一点点被我打开。之后我就能在书中很容易地找到种种关联,我就能理解这些古人在讲什么,否则这些内容对我来说很遥远。这就是实践和读书的关联。所以老师一直建议我们,不不仅是建议,它是这个学校教学方法的一部分:理论和实践,二者需要结合。

⽽而这次课程中,更有意思的部分是我的同学们,大家来自全世界各地。其中,我认识了很多来自中东的同学,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巴基斯坦、印度、伊朗、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的公民,他们总是将这些国家摆在一起讨论,就像我们总是乐意去讨论中日韩的关系。例如巴基斯坦的同学也并没有对印度的同学产生过多的敌意……此外他们对中国的文化也很感兴趣,甚至有同学告诉我她正在学习中文。


回到考察前,我曾提出过两个问题,为什么英国要去做传统文化的研究,他们又是如何去收藏研究的?

我对这两个问题找到了一点答案。首先,伦敦的确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进入他们的书店就让我感触很深,对比国内的书店,我很难在一家书店找到如此多的文史类藏书,我在伦敦看到的书店里,大量的世界各国的政经史资料分析书籍,而且都是正儿八经的学者著作,让我十分感慨。更不要说大英图书馆了(Helen曾为我列了课程的书单,并且建议我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其次,英国的民族特性就是从他国文化中吸收养分,汲取到自我文化中,这种掠夺式的学习一直是存在的,回想他们的状态,特别像一块松弛的海绵,有自己运转的一套方法的同时,自信地将别的文化转化成为自己的语言。第三点,我们也发现,虽然同学来自于世界各地,但是老师多是英国籍的白人为主,这很显然,这是不是也意味着某一种知识特权的垄断呢?

反观敦煌的考察,在学习这三门课程之后,我更好的理解了几何图形在空间中的装饰方法,从illumination的课程中,反观敦煌的图样有一部分恰好证明了历史上丝绸之路的东西交流(图像一致 性),另一面也看到了伊斯兰的图样进入中国后图样日趋地域化。(这点是非常有趣的)因此我也会去设想,为何当时的丝绸贸易是怎样的一番光景,另一面,不同的配色也缘于不同地区矿物质的价格不同所造成,中国的配色不少是用了果粉和浅兰,以及中国优质的土色,而中东地区则运用了青金石和黄金,这点在我上课时也能体现,各地的同学由于各自的地理、文化、学科背景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配色和图形上不同的突破设计。


从一个同学身上学到的:


因为同学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所以我也遇到了一个神奇的瑞典科学家同学,我们一起学习了第三周几何原理的课程。和他一起的时候,我学习到了很棒的工作状态。首先他很专注于自己的每一步细节,在大家都完成的步骤上,他会追逐每一个步骤的最大可能性。所以他创造的图形是所有人中最为复杂的,而他也花了整整四天的时间打稿——课程一共只有五天。反观我,为了在五天内赶紧画完,并没有将作品画到满意的地步,都是明白了原理感觉差不多行了,之类的心态。最后我还是没有画完,还挺懊恼的,一点是没有像他一样干脆认真地研究每一步,不管结果,而是没有想清楚自己要什么,结果在planA和planB之间摇摆不定,导致了结果不稳定。

和他闲聊的时候,我发现他居然讲着一口流利的中文。我马上就追问他:“你怎么会有这么标准的中文,他解释自己为了学中文在中国生活了两年,”在北京,先是在语言大学,又去当了英语老师,导游和翻译。”,现在他在瑞典的科学实验室里工作,我觉得自己可能在学习上,目的性太强了,这给予了我前进的充分动力,但的确,扼杀了我很多可以做得更好的空间。我在他身上得到了一些启发,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觉得他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


从英国学生展览中学习到的:


此次看展览中,还有一个重头戏是RCA的学生毕业展。比较有印象的几件是:一,英国一个艺 术小组的同学做的“对冰的研究“做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二,一个艺术家做的视频装置,专门讨论在场的问题,他将一个专家的影像在展览现场播放,然后当场与这名专家打电话;三,一个中国学生的作品,他的作品似乎是遇到了一点问题,老师不让展出,所以他将作品换成了一堆土豆,一磅一个,因为皇家艺术学院是有收藏机制的,购买作品的人会收到一张毕业证,所以他的作品利用了这点赚了不少聪明钱。

因为RCA这几年录了不少中国学生,很多又是我的朋友,有幸参加了他们的毕业展,同时又熟悉他们本科的东西,串起来看,便能感觉到他们这几年的变化了。第一点是,我感受到在方法论教育上,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换句话说,我在国内学习的方法论(当代艺术方面),和他们是零时差的;第二点,当代艺术的标准没有既定,但是作品的完整度依旧是一个重要的参照点;第三点是, 在挖掘题目时,有野心要做到将其深挖成一个学科;第四点是,研究生不要这么早念,资源和实力的不对等容易导致性价比低下……

⽐比较喜欢的是RA的展览,这种购买加观展的形式和中产阶级直接对接,能让我看到艺术在市场中真面目以何。例如有的作品是新星,有的作品就是在“山寨”一个正品,有的作品就是比较戏谑,买的人多是图一个好玩——在英国学习的朋友们也深谙这个市场套路,艺术作品和代理画廊本身就分三六九等,对应着不同的购买力,这样才能变相地去规范整体艺术市场。


这样的“规范制度”在各个行业都能体现出来,例如我在英国看的戏剧,有10磅一位的公园场地, 也有正式剧院的获奖大戏,价格可能是70磅一位(较远位置),我们能在各个艺术行业看到良好的供血方式,这样成熟的体系可以使有才华的人尽量高就,而资质平平的爱好者也能凭借着吃一口艺术饭。


与此同时,我们去考察了英国多个美术馆和博物馆,每一个都让我有了不同的收获和启发,让我很有感触的是伦敦的V&A museum和爱丁堡的national museum。前者博物馆里摆放的藏品,不仅是古代的、各国的、大都会掠夺式的,而是按照功能性进行分门别类,所以我们会在通讯类的藏品里从书信一路看到电话手机的收藏,还有hello kitty…这种收藏方式,会在无形中让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很鲜活的地方,打破了博物馆展品死气沉沉的枷锁。而他们做的展览,以“future starts here”为题,每一个环节都抛出相对应的问题,“是什么塑造着地球?”“如果城市太过拥挤,我还需要交税吗?”每一个问题都对应着一件装置,这样的展览在我心目中是开放式的,作品也呈现出介于艺术和科技之间的趣味性。

同理,爱丁堡的国家博物馆也加入了很多互动装置和场景模型,更多的是在强调特殊时期人们的创造力,削弱了某一件展品的独一⽆无二性,没有了所谓“镇馆之宝”的概念,这可能是博物馆收藏研究领域未来的一种趋势。

相反,我在泰特现代美术馆,看到的感动没有预计的好,可能是因为对本专业较为熟悉,很难感受到初次见面的那种视觉刺激性,亦或者是我的确困惑于当代艺术的走向,看了一个行为艺术家的作品,感到愉悦,原因是她作品的完整与思考的力度,大部分时间更加喜悦去研究策展的思路, 装置的布置,以及展陈的部分。“在对的空间位置摆放对的作品,这一点是我此次考察各个博物馆和建筑之后所学习到的一点。

⼩小结:


⽆无论是爱丁堡还是伦敦,艺术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无论做什么样的艺术品,都有相对应的画廊运作,每个社区都有一家gallery开着,书店的数量也远远超过了国内,这种艺文土壤让我很是羡慕。于此同时,大家对“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这一点是默认的,虽然我觉得时刻去夸赞大家“画得真棒”或者是“干得漂亮”十分麻烦,但是这样彼此鼓励,继续前行的确帮助到我助长自信⼼心。我和一名去过日本和上海学习东亚传统绘画的美国同学聊过,她说在东亚学习时,得到老师的夸奖的确是很稀罕的一件事情,这个情况和我从小到大学习画画的情形是一致的。相较之下英国的学习方式实在是太友好了。

此外,我也意识到了语言的重要性,在语言不畅的情况下会失去很多的交流机会,但是在视觉上,艺术又是相通的,所以幸好上的是动手为主的艺术课,我们用绘画交流也比较顺畅合理。通过这短短一个月的考察时间,我充分的意识到了在英国我可以得到什么样的资源,吸收到什么样的知识,见识到了地球另一个中心的移民们的所思所想。所以要是有机会一定希望再此回到英国这片土壤上,再次学习,得到更多的启迪和潜能的开发。

重新回溯这次考察,重整了行程的顺序,我认为基础应该是Lisa的几何绘制,去了解图形产生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其次是fahondi的illumination课程,她的课程传授了几何图形在进一步的历史中变成了什么样的具体样式;最后是Helen的课程,针对镀金可以继续钻研这种技法。最后学习完之后,去到敦煌,比较东西方文化中装饰图样的不同。


那么回到国内,我首先打算将学术的部分加入目前毕业论文之中,为我研究生阶段研究视点制式的论文加入新的论点和例子。并且,也很好的帮助到构思我的创作。其次,我也购买了一系列中世纪绘画和几何绘制的画法的教学书,进一步学习抽象美学的可能性。最后我将会好好整理这次课程中的学习要点,将其改版,在北京的一节沙龙课进行对外的教学。

我为北京市一家红酒爱好者沙龙讲了一节细密画的课程。在课程中我大致介绍了细密画的历史和几何绘画、贴金的技法。主要介绍阿拉伯的绘图逻辑几何绘画的来源,以及实际运用到生活中的装饰、建筑,从古代到当代的艺术家对几何学在艺术上的运用。在课程中,我发现艺术爱好者对几何绘画与生活实践的结合十分感兴趣,我希望通过分享让爱好者们也能注意到身边的几何装饰纹样, 在生活中也能得到相对应的应用和美学知识的普及。

总的来说,从前期的自我学习到后期在社区里的公益输出,我完成了对贵基金会在行前的承诺。与此同时,我也从此次的学习中,感受到社会的多元化,艺术的流派构成丰富且思维方式区别极大。这不仅仅是对传统艺术与工艺的追寻,而是对我认知世界视阈的拓宽。十分感谢贵基金会给了我这次机会,让我真正走出熟悉的视觉领域,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



沙爽
版画系·研究生三年级
2019.1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