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台湾城乡建设考察报告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2015年奖学金获奖者

    2015年,我有幸获得王式廓奖学金的资助,付台湾考察当地的城乡建设情况,在半个月的考察过程中我基本走遍了台湾的主要城市,也去过一些鲜有人到访的小山村,正如高晓松说的,台湾,一个承载着我们的过去,也同时部分预示着我们未来的地方,是一个当代建筑师不得不去观察的样本,在半个月的旅程中见识到开阔了许多眼界,也产生了自己关于台湾的一些思考,结束旅程之后,将其中的一些整理成考察报告,以作记录。同时十分感谢王式廓基金会能够资助此次行程,感谢基金会会长王群女士对获奖者的鼓励和帮助! 


    一、台北:文创园与老街保护


    未到台北之前,最熟知的就是台北的文创园和老街保护,在台北的几天行程中,我重点考察了台北的华山、松山文创园,及剥皮寮老街保护区和迪化街保护案例,对比国内许多类似的建筑保护、改造案例,台北项目以其厚实的文创产业为基础,为文创园及历史街区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

    第一个参观的是闻名遐迩的华山1914文化创意园(简称“华山”),它的前身是台湾的一家制酒厂,原为民营芳酿株式会社酒造厂,1922年7月,台湾总督府为增加财政收入,制定实施酒类专卖制度,由总督府专卖局出资收购该会社,改称为台湾总督府专卖局台北酒厂,并扩充业务产品为米酒、泡盛红酒、药酒、洋酒、水果酒、乌梅酒、药用酒精等。光复后,由政府接收台湾省专卖局台北酒工厂,1947年1月成立台湾省专卖局酒业有限公司,随后于同年7月专卖局改制为烟酒公卖局,台北酒厂遂改称为“台湾省烟酒公卖局台北第一酒厂” 1997年6月,艺术家汤皇珍等人因筹办“你说我听”中法艺术交流,意外发现废弃十年的台北酒厂,此酒厂仍保有过去台北产业与生活的空间记忆,非常适合成为个与城市生活相结合的多元艺文展演空间。于是发起串联各领域之艺文界人士,共同争取这块闲置的公有地,希望保留旧建筑作为提供戏剧、美术、音乐、舞蹈、电影之展演空间,并举办各项国际性大型艺文活动,使其成为一个全民共享文化活动的重要基地。此构想获得省政府文化处(后改为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中部办公室)的积极响应,并主动与台湾省烟酒公卖局协商。

    1998年6月,烟酒公卖局将基地内部份建筑物与户外空间委由省文化处托管并着手进行规划整修,以提供场地给艺文界、非营利团体及个人使用,至此“华山艺文特区”正式成立使用。

    转型后,园区被规划为包含公园绿地、创意设计工坊及创意作品展示中心的创意文化园区,提供了一个可让艺术家交流及学习,以及推广、营销创意作品的空间。园区至今已举办多次大型展演活动,园区内的旧建筑物翻新、装置艺术,吸引民众前来参观、拍照,也是台北地区婚纱照的热门拍摄地点。华山1914的理念就是希望成为台湾文创新门户、观光客光临台北的入口,并且期待着能够感动更多的外国人,让他们认识台湾、看见台湾。

     在华山1914不仅有提供会议、展览和演出的空间,还接纳海内外人士举办演讲、论坛、沟通想法、交流观念。园区内不乏展现最“台湾味”的各种创意市集,更加吸引人眼球的是许多明星将工作室设置在园区里,明星效应带来了衍生产品的热卖。

    相比大陆的创意园区、动漫基地只有白天没有夜晚,日落后大多寂静无人光顾,华山的白天与黑夜一样闪烁着诱人的光芒。周杰伦等众多明星、作家弃商场、酒店而选择在此地举办新唱片、新影视、新书发布会或见面会,这里俨然是一个创意和聚会的广阔空间。

    园区发展最怕因为艺术影响了产业,或是因为产业削弱了艺术的原创和创意。而华山1914做到了艺术和产业的近乎完美的融合。

    华山1914创意园区涵盖了文化创意产业从创作、制造、加值、流通到消费端等所有方面,是从参与制作、创造到分享、传播、推广的过程,是生产、生活和生态相互有机结合促进的环境。这里随处可见最有创意的生产,这里能够满足视觉味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的需求,其规划和经营更给整个行业关于人与自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启示,打破了过去“文化是弱势”的认知,重新定位文化创意的重要性、独特性与时代价值。



    二、剥皮寮老街与迪化街


    如果说文创园代表着台北的新,那么迪化街与剥皮寮老街则作为台北历史的见证被保留了下来,对于两个历史街区的考察研究成果也能够直接运用到当代中国大陆的城市改造浪潮中去。

    剥皮寮老街因早期发展为煤炭贩售散地而通称“土炭市”,当时曾是商业交易热络的街道,拥有不少精致洋楼房屋,该街道约成形于1850年代的台湾清治时期,而台湾日治时期实行“市区改正”将原本窄小弯曲的道路拓宽、拉直,自清朝至今,仍保有初期开发的空间特色与都市纹理。除了有历史背景之外,该街道亦为唐景嵩力主台湾民主国,发起台湾仕绅游行的起点。

    因为该长约数百米的街道从日治时代后期乃至于1945年之后,都列为老松国小的校地预定地且不能增建改建,因此混合著闽南式及西洋巴洛克式的独特建筑意外被完整保留。台北市政府教育局于2003年8月成立台北市乡土教育中心,对于剥皮寮古迹保存再利用。2004年,该街东段部分整修成历史街道区;紧邻该国小的西段部分,则于2009年完成修复

    修复完成后的乡土教育中心成为了台北中小学生日常学习台北历史的重要场所,内部的展陈非常新颖,丝毫没有历史的枯燥感,让游客深深地被其讲述的故事所吸引。相比大陆的历史博物馆,无不是新建的现代建筑,枯燥的展陈与昏暗的灯光总让观者昏昏欲睡。

    另一条著名的老街则是迪化街,迪化街是台北最完整也最具意义的老街,街上的建筑有闽南、洋楼、现代主义、巴洛克式的特色,初建于1850年代,19世纪末以来,一直是台北重要的南北货、茶叶、中药材及布匹的集散中心。台北的迪化街是一条充满市井气息的街道,传统商品琳琅满目,建筑群落古色古香,就像一幅古色斑斓的画卷。然而,深究下去,这条古老街道的背后,却蕴涵了丰富的历史、精彩的传奇和惊人的财富。

    迪化街比台北城的历史还要悠久1853年,贸易繁盛的艋舺(今台北市西部)发生了严重的移民械斗,失败的福建同安人仓皇逃抵艋舺以北的大稻埕,沿着淡水河重新聚落,在如今迪化街所处的位置开辟了首批商号。台北迪化街,这条长仅800米却创造了数千亿财富的狭长街道,是台湾富商的发源地。不论是纺织业龙头的“台南纺织”、食品业的“光泉”,还是在大陆打下江山的“旺旺仙贝”、“联华食品”,乃至于后续许多知名企业,都是从这里闯出名号的。这些老店的发家之道,丝毫不逊横行无阻于纽约华尔街的犹太人。

    “不过这5年来,迪化街没落得实在太快了。”新稳兴的老板柯万德这样感叹。布商公会理事长吕水戥也表示,光是永乐市场一个摊位的权利金,就从极盛时期的1000万元掉至现在的一二百万元。纺织业出走大陆与结束营业的占5成以上。许多在此致富的商人也纷纷移往台北市东区置产,连附近依赖大稻埕商人为生的“五月花”、“黑美人”等老酒家的生意也大不如昔。

    不同于剥皮寮,迪化街并没有采用整体保护措施(可能是因为面积太大),而是采用是一套微刺激自循环的更新建筑设计原理,由设计师出总体规划定位及建筑修复导则,政府出台鼓励政策(如容积率转移),以及试点建筑引导,由居民或者民间啊资金进行建筑自更新,这样的设计建设方式既保证了老街原有的有机性及复杂性,也促进了民间商业的繁荣,政府以最小的投入取得了最好的效果,三方都满意。



    三、南投桃米社区:基于生态经济下的社区营造


    作为南投的重点项目,也是我这回来台湾的重点目的地,在第九天的行程中我来到了位于南投县的桃米社区。

    桃米村于1999年地震发生后,在政府、学界、社会组织及在地居民的努力下,以建设“生态桃米村”为方向,成功的扭转了衰败的局势,从而发展成为震后社区营造的成功典范。也是国内乡村建设的重要案例。

    此次行程我有幸联系了当地运营桃米社区的新故乡协会的宋会长,并在现场见到了一直参与桃米村社区营造工作的陈先生,在他的介绍下了解了许多桃米社区营建过程中鲜为人知的故事。

    与博学里一样,桃米生态村原来的名字叫“桃米里”,一个乡土气息浓厚的村落名称。10年前,这个拥有1200人的村落,是台湾南投县埔里镇最贫穷的里之一,因为镇里的垃圾掩埋场就设在这里,居民就自嘲这里是“垃圾里”。   

    尽管桃米里有一个大邻居———暨南国际大学,距离仅1公里,但知识分子和农民互不往来;尽管桃米里是往日月潭的必经之地,车程仅20分钟,但观光经济也从未辐射到这里。反而是台湾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一批批把桃米里的青壮年吸走,使它变成一个人口结构老化,农业经济衰退的老旧社区。  

    1999年9月21日凌晨,台湾发生“9·21”大地震,造成2400多人死亡,11000多人受伤,是台湾百年来最严重的地震。   

    “是1999年的‘9·21’地震给了桃米里一个新生的机会。”在博学里,台湾新故乡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廖嘉展,一直都在和村民们分享、交流着桃米生态村十年来的建设经验。“正是因为那次地震,一下子将桃米里长久以来传统农村产业没落,人口外流等尴尬暴露出来,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   

    震后不到一个月,廖嘉展的新故乡文教基金会就来到这里。这个成立于当年2月4日的社会组织,其主要目的是“实践在地行动的公共价值”,致力社区营造工作。地震后,它成立了“埔里家园重建工作站”,和桃米里“联姻”。   

    “新故乡”的第一个公共行动是“大家一起来清溪”,以清理坑溪作为重建行动的起跑点。“清溪,清什么溪?无聊!”村民们对此嗤之以鼻,都在质疑、观望,仅有不多的几个人肯站出来行动。   

    十年后再看当时的重建行动,廖嘉展说,当时把“大家一起来清溪”作为重建工作的起点,目的就是要挑战既有观念,启发村民自我意识的觉醒,廖嘉展说,因为解决“人”的问题是一切重建工作的起点。   

    正是从“人”的问题着手,桃米里开始了震后重建工作,建民宿、湿地保护……十年重建,现在的桃米生态村,已经成为“9·21”重建的耀眼明星:一个生态优美的村庄,住宅掩映在绿树中,集观光、商贸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建筑。 

    桃米经验:“造人”远比造屋重要   

    “在桃米生态村,我们经常会说起第100只猴子的故事。”在博学里,桃米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钟金发又给当地村民说起了这个故事。   

    故事说,有100只猴子待在一个笼子里。人们扔香蕉进去给它们吃。第一天,只有几只猴子会剥开香蕉皮吃香蕉。到了一周后,已经有半数以上的猴子会剥香蕉皮了。到了半个月的时候,只有一只猴子还在吃有皮的香蕉,而其他的都已经不再吃香蕉皮了。   

    钟金发说,现在桃米人就把那些头脑不开窍、不愿改变和进步的人称作“第100只猴子”。在桃米,现在还在做“第100只猴子”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大家看到了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都愿意推动家乡向前发展。”   

    正是因为拥有着一群愿意改变的人,才有了桃米生态村的成功。钟金发说,重建开始,村民们每天都要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课,一开始大家不理解、抱怨。但正是通过各种培训课、培训班,村民们慢慢转变观念、接受新思想。最终,学习、学习、再学习,已经成为桃米人一种自动、自觉的行动。   

    在桃米生态村发展民宿时,廖嘉展仍然坚持首要的问题是“造人”,因为这远比造屋要重要得多。廖嘉展说,重要的不是建了多漂亮的民宿,这个并不难做到,而是要有一群能够经营它们的人,人的魅力会让民宿也变得有魅力。游客到这里旅游,要让他们感觉到这个地方是不断在进步的,而不仅仅是硬件的漂亮或奢华,还包括这里的管理能力或其他多元的发展。   

    在桃米生态村,向村民讲授各种生态知识是一项重要内容。廖嘉展说,用深入浅出的培训,慢慢引领村民们认识生态的奥妙,改写对家乡的认知。   

    与“新故乡”十年不离不弃相伴   

    桃米经验:生态农业是一种令人敬佩的行业   

    重建10年,部分废耕使桃米社区物种多了50倍。生态为体,产业为用的思想在桃米得到了实践,现在,游客们可以3月份来桃米看青蛙,4月份看萤火虫,5月份看油桐花,6月份欣赏独角仙(一种甲虫),8、9月份暑假期间,桃米就是小朋友们的生态课堂,白天在湿地看水生动植物,夜间抓蛙看蛇……   

    一流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桃米文化,吸引着城里人到这里观光、度假、休闲。周末和节假日,桃米生态村日接待游客达到1500人;平时每天接待游客也在500人左右,每年仅门票收入就有200多万元人民币。   

    生态产业已经成为桃米生态村的主要产业,村里五分之一的村民都在经营生态产业,而其他村民经营的传统农业,也因为生态旅游带动而升值。现在,桃米村还向外输出自己的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帮助别的地方发展生态产业。据不完全统计,生态产业每年可为这个1200多人口的村庄带来3000万元人民币的收入。    

    “桃米的成功实践,现在告诉我们其实农业是一种令人敬佩的行业,会让人觉得农村是一个很好的生活地带,最重要的是,现在这成为一件有尊严和有价值的事情。”廖嘉展告诉海南日报记者,这就是他理解的桃米十年的实践价值。   

    其实,桃米并非廖嘉展的“新故乡”选中的唯一一个试验点,但在20多个试验点中,最后却只有桃米成功了。廖嘉展认为,桃米的成功,就是因为拥有一群愿意改变的村民。“新故乡”十年不离不弃的长期陪伴,也让桃米一直走到今天。

    现生态旅游成为桃米社区的主要发展方向。据了解,台湾二十九种蛙类,桃米就拥有二十三种;台湾一百四十三种蜻蛉类,在桃米就发现四十九种。以此,新故乡文教基金会面向村民开办社区营造培训班,培养了许多“生态讲解员”,一方面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其二顺势发展了桃米社区的生态旅游产业,且吸引其他做生态村的社区代表和官方考察团前来交流,对一般游客吸引力也不小。

    桃米人笑言,其实政府、社会组织、大学教授等所有人都在把桃米当“小白鼠”———创造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乡村生活创意产业,在台湾实验一种生态、悠闲、慢拍的生活方式。幸运的是,市场认可了这场实验!


    五、点睛:乡土建筑与公共艺术


    在整个园区中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新晋普利斯侧奖得主,日本建筑师坂茂设计的纸教堂了,这个纸教堂可是大有来头:

    1995年1月17日,一场7.2级的地震袭击了日本阪神。建筑师坂茂被灾区的景象深深触动了。他一直关注环境和人文主义,早在1989年坂茂就开始用防水加工的纸管等制造纸建筑,许多作品深受国际瞩目:诗人书库、纸的家、东京三宅一生的展示场、占地5000平方米的汉诺威万博会日本馆……此次地震后,坂茂辗转到野田北部,在遍地瓦砾中找到了当地神父,提出运用轻巧、组装迅速的纸材来搭建“纸教堂”。

    第一次听到这个“荒唐”的提议,神父非常不悦:“你知不知道这里就是被火烧了才变成这样的!”但坂茂没有放弃。利用工作的空当,他一次次往返神户,并用书店跟木屋同时着火,书店延烧速度更慢的事例来跟神父解释纸教堂的安全性。坂茂的热心,灾区对居民聚会空间的强烈需求,终于使神父点了头。在三百多名义工、居民、教友的努力下,两个月之后,纸教堂完工了。这座打破了族群、宗教、国籍的藩篱,共同努力建起的建筑,正式取名“Papar Dome”。在随后几年中,这个面积170平方米的空间,曾经举办过居民集会、电影放映会、演唱会、教会弥撒、结婚典礼等,成了神户震后社区重建重要的精神地标。

    在经历了同样惨痛的9.12大地震的桃米,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廖嘉展会长突发奇想,想要把这座当时在日本的纸教堂搬迁回台湾(当时日本已经想要拆除临时性的纸教堂,重建新的永久教堂),经过不懈努力和极大的付出,廖先生终于把坂茂先生的纸教堂带回了淘米村,2008年1月25日,千名从台湾各地赶来的男女老少聚集桃米里,纸教堂Paper Dome的58根纸柱在两小时中重新站立起来。教堂位于桃米里新故乡社区见习园区里,桃米里在台湾南投县埔里镇。

       相比在日本,Paper Dome有了些变化:临时性的连锁砖地板改为了石材;原本浪板的外框则以PC板取代;由于有些纸柱在搬运来台时受到损坏及海关的切片检验,有六根是由台湾纸厂重新代做的,颜色较其他纸柱黑,可以清楚辨认;内部墙上挂满纸条做的彩色帘子,飘逸浪漫,上面缀满了人们写的祈愿卡。加上户外开阔的绿化景观,矗立在青山原野间,比原来挤在棚屋中更显得神圣,自然,舒缓。

    2008年7月5日,当夜幕缓缓垂下时,数百名群众纷纷走向园区,他们是来听音乐会的。受“新故乡”之邀,“国立台湾交响乐团”首席弦乐团为几百位听众带来了一首首经典乐曲。最后的安可曲,是专门为这儿谱写的《新故乡之歌》。

    纸教堂的建设作为整个淘米村建设的最高潮,体现了多方面的意义:首先是国际人道主义的延续,纸教堂作为赈灾的临时性建筑在结束他的一段使命之际,又能够带着国际救援的精神在新的地区延续自己的生命,也暗含了这种精神的延续,第二个方面是纸教堂所带来的社会传播效应,建筑师坂茂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而其作品常常会吸引大量的人流参观,纸教堂的落户桃米,除去其传奇的故事之外,其建筑本身也带有巨大的吸引力,为村庄复兴提供了人流。其三由于纸教堂本身的轻型结构使得可以由村民共同搭建完成,在纸教堂的两次搭建过程中,都是由震区居民同工同劳一起将纸教堂搭建完成,在搭建的过程当中村民之间互相协作增加了对群体的认可度,也加强了灾民恢复家园的信心。

    同时园区内有许多公共艺术的雕塑分别来自不同的著名雕塑家、设计师,例如为纪念九二一地震设计的白色装置艺术——<摇晃的记忆>,还有许多风格不同的装置艺术:彩绘毛毛虫、祈福蛙及平安蛙等,都是年轻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品。

    每一个建筑与雕塑都是一个故事,且这些故事的主题都是与桃米社区的营建历史、震后重建、神态环境等主题息息相关的,让游客能够更好的了解桃米社区的营造历史。 


    六、社区软件:教育及文化塑造


    旧时溪流是村落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淘米村制定了封溪护渔的规定,来保护溪流的生态体统,也是旧时在地村民对河流的情感搭建。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各家各户自来水的普及使用,村民对于溪流的感情逐渐淡化,保护溪流的观念也逐步减弱。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大陆,大陆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转变对陈旧事物的看法,我们提倡保护古村落,但保护的前提是爱,如何去爱乡村,只有怀着崇敬、有爱之心才能保护。

    台湾旅游看重软实力,解说的软实力与民宿的经营相挂钩,只有得到导游许可证的村民才能够有资格开民宿,每家民宿都注重与客人交朋友,白天民宿的主任常常带领客人们去看蝴蝶,晚上带客人们去寻找青蛙,这种活动上的内容置入提升了民宿的品质,使得民宿有区别于酒店,同时也保证了民宿市场的丰富多样性。

    台湾的社区营造其实是一种“基进”运动:一种回到土地、回到社区、回到生活的主张。台湾的社会阶段已经较为完善,城市化相对成熟,农耕文化在社会中的逐渐淡出及人们意识到生态的重要性及回归自然的渴求。因此社区常常会通过以工换宿、农食教育,从种子到餐桌等活动来体验和回归农业生产生活;。

    桃米社区中,原有村落中的湿地被保留下来,水塘里种植了许多原生植物,并推广“与蝶共食”的理念。园里随处可见供蝴蝶食用、休憩的植物,我们人类也能食用,为蝴蝶提供一个适合的栖息地,蝴蝶渐渐回归此地,在每个盛夏破蛹成蝶,逐步呈现蝴蝶四处纷飞的景象。

    桃米生态村提炼的新文化符号是“青蛙共和国”,村里处处可以看到青蛙雕塑和图案,湿地公园和民宿院落的池塘,则是青蛙的生态家园。  


    七、反思:古村落保护的主线是什么?政府或组织者该怎样引导?村民该如何认识?


    保护生态:有食草的,有蜜源,保护村落就是有岗位,有产业。这是陈先生跟我说的一句话,让我感触良多,爱故乡协会在桃米村社区营造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他们面对丝毫没有希望的震后地区也曾迷茫,但是他们从最简单的最质朴的东西着手,探索阳光空气,水,认识鱼,蝴蝶及青蛙,认识生态,从而确定生态发展的主线,在探索的过程中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个脚印,我们有的时候想问题就容易把问题想深了想复杂了,其实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本着最真诚的初心,最后一定有个好的结果的。


    八、宜兰、礁溪与在地建筑实践


    台湾宜兰县礁溪乡以温泉旅游闻名,2012年在台湾地区又经过网络投票被选为“台湾十大观光小城”之一。礁溪观光产业能够在台湾三百多个小城中脱颖而出、成为“十大旅游小城”温泉是其特别重要的一点。初到礁溪,感觉与台湾一般的小城市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特征,特别是礁溪的火车站,大约建设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特别没有特色的一个站。但是出了这个站,站前广场居然有个露天的温泉泡脚池,接着往外走,路边大约没多久就又有一个泡脚的温泉,一路到旅馆,甚至还路过了两个温泉公园,这下才对礁溪所谓的温泉之城有所了解。在大陆号称有温泉之城的地方很多,然而像这样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却绝无仅有,由此我便决定住在礁溪,来安排我接下来几天在宜兰周边的行程。几天下来我感觉这是个非常明智的决定,当我每天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礁溪的时候,迎接我的总是那火车站前的温泉,我总是迫不及待地坐下享受这一刻,全天考察的疲劳都烟消云散了。

    不得不说礁溪是一个宜人的小城,礁溪乡的政府及温泉业者虽致力于提高本地旅游的经济效益,却在文化理念的深入中有待提高。可能是本身底蕴不足的原因,礁溪总让人在城市印象层面上没有一个主要的观感,倒是宜兰给人的文化气息更弄一些。所谓“深度旅游”,想必就是要提高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的了解,而不仅仅停留在泡汤的“舒适”层面。



    罗东文化广场原名宜兰县立第二文化中心,而在各县市建设文化中心为蒋经国执政时在1980年代提出的文化政策,从那时之后,台湾各县市纷纷建起文化中心,内有演艺厅、图书馆和艺廊等,但实际上文化中心常为一庞大黑盒子,与民众生活遥远。在此语境下,罗东文化工场企图为文化中心提出新定义,以往拒常民于千里之外的封闭形象,在这里找不出一丝痕迹。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宏伟壮观、可供任何人在任何时候皆可自由进出的“大棚子”,它就是该毫无拘束的公共生活的空间化身。大棚子下高18公尺,面积广阔,除可供举行大型艺术文化活动外,也让小区居民每天的散步、运动和休闲可以在遮阳避雨的环境下进行。除此之外,文化中心也是邻近都市空间的整合器,借着空中艺廊的引导,原因外环道开辟被切断的空间纹理被重新接续起来,同时借着这些新通道居民可以很容易地走进参与文化中心的展演活动。而借着东光国中的开放式校园与文化中心附属公园的延伸,整个地区被整合成一个广大的开放空间,并且可与樟仔园、罗东夜市和中山公园等小区中心密切串连,对于促进公共生活帮助颇大。

    罗东镇位居宜兰县兰阳溪以南之工商发展重镇,长期以来缺乏较大行之文艺活动表演或展示场地,藉由文化中心第二馆区的兴辟计划,于本案的天空艺廊、半户外大棚架及外围景观运动设施型塑“罗东新林场”意象,使溪南重镇的罗东地区能兼具商业与文化的多元化城镇。

    这“食衣住行”皆文化的“未来城市基础设施”,终于穿过各种分期的预算筹措及政党轮替而慢慢来到人间。经济罗东对比于政教宜兰的不羁性格,棚架净高18公尺,有挣脱的气魄、有知识起家工业城镇的抽象力量,有一片人人平等的水平面,8m出挑,透视上避开了结构的现实性,产生让人愿意接受的轻盈。

    一开始就想把美术馆吊起来,文化市集趴下去的剖面策略,认真把空间的中段空出来,不挡到四周互望的视线。这种把一切留给公共流动,游走其间到处透出山色的简单心愿,点出了宜兰公共工程还地于民的心胸。

    罗东不但是一个阶级流动的城市,透过对技术知识的努力,可以自由爬上高空,人人都可以公平看到全局。这是一个留下空白以等待层层文化从土地里逐渐「生成」的骨架;是邀请人的聚集而非搬演、拼凑既定的模式;是让每一个人可以公平登上都市屋顶的礼物;是铺陈“小镇文化廊道”这样的软性组织,钻来钻去四处漫延,想要为公共“做”什么而不是“成为”什么的冒险付出。

    一个以产业、商业作为起始点的历史乡镇,在形象上可以适度的用建筑的手法加以联想、转化;实质的空间内容亦可反应罗东所固有极富地域特色的商业生活及夜间活动。作为溪南地区最重要的区域,罗东经常举办大型活动,已成为当地居民的普遍经验,具备提供高密度活动、或可供观赏的集体活动的特质,并与运动设施及周遭的图书馆、活动中心、校园、体育馆…相结合成一个具有小区气息、历史情感的新型文化体育园区。

    具备高度弹性可供适应与调整的空间设施,符合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需求,且能使宝贵的大空间保持永续经营;展现一种多元共存,大型集会与小区可以共享的半户外省能空间及身体与数字虚拟信息并存的空间企图。 


    九、高雄:市立图书馆与图书馆里的人


    行程的最后一站式高雄,高雄作为台湾南部最大的港口城市,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高雄呆了几天,参观了驳二文创园及火车博物馆等文创产业相关的去处,但是真正令人映像深刻的是高雄的图书馆。高雄市在多年前开展过一个全民图书的运动,不仅每个区都修建了或大或小的图书馆,甚至每个社区都有自己单独的小型图书馆,去图书馆读书的风气一时风靡,而这种难得的习惯也成为了这座港口城市可爱的特质。

    其中最印象深刻的肯定是高雄市立图书馆总馆,它位于高雄市前镇区的新光路和林森四路中间,基地面积有2公顷,楼板占地面积4,515平方公呎(67.2公呎乘67.2公呎),于楼板四个端角设立结构服务核,以悬吊楼板的方法将传统直径90厘米的结构柱转换成12厘米钢索,馆中央设计巨型天井。于地面层挑高7.5米作为大尺度川堂,外观采用绿植覆盖建筑,馆前广场有40米深的活动区,馆内将设置一座国际绘本图书馆暨儿童剧场。该馆于2014年底开馆营运,兴建经费新台币15亿,预计藏书达到100万册是高雄市最大型的公共图书馆,由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管理。竣工后的图书馆大楼楼高8层,另包括地下1层,落成后将取代现有位于民生路的高雄市立图书馆总馆,成为全市最大的公共图书馆中枢系统。新市立图书馆总馆也创下全球及台湾六项第一,包括全世界第一座悬吊式绿建筑、拥有全球最大悬吊景观中庭、全球景观穿透性最高的图书馆、全球首座挑高7.5米无柱遮蔽式广场、台湾首座全方位系统建筑、台湾最具功能弹性建筑物。

    该图书馆开馆4天创下6万人流的记录,一时成为高雄最热的“旅游景点”,我去参观的时候适逢大雨,但是天公不作美并没有减低人们的热情,图书馆里依旧有很多不同年龄段的人在阅读。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原本计划草草浏览建筑设计的我也不住停留下来感受这浓烈的读书氛围,不知不觉时间竞过去半天,我不得不取消后面安排的参观点,虽然有一些遗憾,但是体验建筑本身所带来的空间氛围比仅仅是关注建筑的建构方式显然更加真实。由此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从一个图书馆我联想到中国大陆近年来兴建的无数新城中的那些图书馆,现在其中的大部分依然荒芜如沙漠吧。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建设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的奇迹,但是与此同时中国的文化建设却一直落后甚至是倒退,由此我们应该反思在城市硬件逐步完善的今天,如何提高城市软实力,硬件可以通过投资拉动,可是居民文化素质层面的提高需要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建设过程才能得以实现。 



    十、结语


    为期半个月的台湾之行让我对留着同样血液的同胞们有了更多的理解,台湾有着温良恭俭让的人民,有着相比大陆保持得更加完整的中国传统文化,更有着比大陆更加开放更加国际化的市场环境。台湾的发展历史比大陆超前一些,走出了一些我们可以参考的路,也走错了一些我们应该避免的路,它就像是大陆的一面镜子,在同宗的中华文明语境下,台湾是我们所要借鉴和学习的对象,也是我们需要警惕不犯相同错误的警示。这次行程抱着研究建筑和城市的目的而去,但是随着旅程的深入,我发现建筑和城市仅仅是社会总体文化的一个表现方面,城市的人文,历史,文化,这一切才是我们更值得研究的东西,台湾的建筑并不像欧洲美国那样有成套的理论或者炫酷的外形,但是其对于人文的关怀以及对于社会生态的组织方式更加需要我们去借鉴,建筑不应该是一个终端,而是一个发生器,他是社会生活的容器,所以我将这些台湾特色的建筑戏称为“可爱的建筑”,正如台湾人可爱的性格和口音一样,这些关注于社会生活的建筑才是我们应该呼吁的吧!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