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我们的声音

资讯 > 洛鹏:用十年经历一部艺术史 | 2018王式廓奖

洛鹏:用十年经历一部艺术史 | 2018王式廓奖

2018年9月6日

▲ “2018王式廓奖”入围艺术家系列——洛鹏


▲ 马拉之手,综合材料、现场绘画,3.5 x 3.5 m,2017

洛鹏的艺术之路,和大多数从事艺术行业的人都不一样。他来自中国北方辽宁,少年初长,便开始了和雕塑的接触,然而到真正开始系统化的艺术学习,却走了四年弯路。从传统写实雕塑,到偏向现代艺术的结构式素描创作,再到受激浪派影响的偶发式行为,他不断推翻固有的创作模式,并从尊重个体逐渐进入到社会意义上的介入,甚至出现了偏总体艺术的呈现方式。

他自认有一个优点,就是会主动舍掉很多东西,“当我真正下决心的时候,会专注地去做一个几年看来毫无意义的事情,牺牲很大,但最后会收获更智慧的东西。”对于洛鹏来说,艺术需要用一生去学习、探索,“它是一条很长的线,能够丰满人生,如果说中间走了弯路或者耽误了时间,过些年再看,也未必是真的耽误了。”



“我们一直向往与留恋的地方,总是在久未愈合的伤疤边缘。”

——洛鹏


古典情怀 & 理想主义

洛鹏来自中国北方辽宁,少年初长,开始了和雕塑的接触,“当时在私立美院读书,十四、五岁的少年,感性冲动大过理性思考,觉得进入了一个真正的艺术的殿堂,就要义无反顾地投入了,还写过日记:将来死也要死在雕塑台下面……”

张扬不羁的个性无形中将洛鹏导向了异于他人的成长方向。第一年考大学,他因为文化课成绩低落榜,索性和几个朋友开了雕塑厂。正赶上各地掀起做欧式建筑的热潮,各家房地产商都要配套做一些装饰性的花纹和人体浮雕。洛鹏年纪小,但是业务能力不差,情商高,开雕塑厂的那几年,生活一直过得不错。

说到关掉雕塑厂,进入广州美术学院读书那已经是四年之后的事情了,“当时长期重复性的劳动让我开始怀疑自己,我做的东西是好是坏?唯一的标准就是形准不准,写实程度深不深入、细不细致,这些是美术,跟艺术无关。”

洛鹏深思熟虑后,决定专心做一个学艺术的学生。从2001年到2005年的本科,再从2005年到2008年的研究生,他再现了年少时对自我选择的投入与义无反顾,直至毕业时因为专业基本功非常好,顺理成章留校任教了。

其实读研究生时期的洛鹏已经在传统雕塑领域建立了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在广州雕塑圈里,他作为新生的年轻力量进入人们的视野,《新五虎将》展现出广美“逍遥派”特有的古典情怀,在众多的三国艺术创作中突围而出,参加了很多展览并获奖。

几乎是没有任何悬念的,洛鹏再次过上了经济稳定的生活,并且很快结婚了。“然后我就发现价值观上很膨胀,吃好的喝好的,时间过得特别快,但是就觉得离我的初衷越来越远。”直到有一年大年初三,洛鹏和一位亦师亦友的哥们喝酒,也许只是朋友间的关怀:“洛鹏,你要不要思考一下?还这么做作品吗?”谁也没有料到,洛鹏竟一时冲动:“我再也不做泥塑了!”事后他回想起来,所谓的冲动应该也带有平时潜意识里埋藏的一些计划,然后就真的再也没有碰过泥塑。 

“艺术是什么?真正的艺术的殿堂在哪里?”从那时开始,洛鹏几乎拒绝了艺术圈所有的应酬,展览也参加得很少,大部分时间宅在家里看书,饿补社会学、哲学、逻辑学类书籍,就是没有雕塑类。


▲ 洛鹏,混凝土,尺寸可变,1991年


向大众揭示世界的真相

2014年,洛鹏重新启程,做了大量的创作实验,其中,有以骨头为素材创作的《扇面镜心》和《画谱系列——石膏几何体》所涉及的腐朽论题;也有指向时代印记的《红色地平线》、《彩虹木马》,以及显现他与家庭成员情感牵绊的《七楼走廊尽头的手术室》,和用写实手法创作,对 “复制”、“现实”和“幻象”做出批判的《马拉之手》。


作品卖得很好,但是洛鹏并没有很开心。比如对于“结构性素描”系列作品,大部分观众看到的只是“外形”,洛鹏把我们小时候学素描时看不到、但是会画出来的那些物体里面的弧线、十字线、内部结构分析线像工程图那样用铁丝立体地还原,曾现出一种新的美。而洛鹏反思的则是我们从小在认知绘画的时候已经不是独立思维的那种自由、感性思维的激活,而是理性思维的强加,看不到的东西想办法给它画出来实际上是一种捏造。就像他后来又创作的,也是此次“王式廓奖”参展作品《马拉之手》一样,也表达了:谎言解释谎言 ,最后呈现的一定是谎言。

《马拉之手》的创作灵感来自于那场著名的政治谋杀事件,当马拉死后,人们踊跃瞻仰马拉的手,但是因为尸变,马拉的手已经开始慢慢腐烂,有人不得不缝上一只假手来供人们亲吻与瞻仰。《马拉之手》不仅是不死精神的意志表达,更是对“复制”文明的拷问,人们深情地亲吻那只腐朽之手,瞻仰“灵韵”殊不知自己堕入了一场复制的安慰,是政治狂热的热烈赞扬,还是在写实、现实与虚构之间暧昧态度的控诉?

▲ 洛鹏,扇面镜心,综合材料,50×110cm,2014


▲ 洛鹏,马拉之手,综合材料,220x15x35cm,2014


▲ 洛鹏,结构性素描写生之红松,不锈钢、铜,150×130cm,2014


▲ 洛鹏,红色地平线,综合材料,可变尺寸,2014


▲ 洛鹏,彩虹木马,钢筋,780cm×920cm×220cm,2014


▲ 洛鹏,七楼走廊尽头的手术室,150×135×145cm,不锈钢,2014



身体是我的艺术表现媒介

洛鹏在2014年还曾做过一件作品《七楼走廊尽头的手术室》,起因是妻子在医院难产,洛鹏身处维系生与死的长廊,产生了某种难以言说的情绪。这件作品也可以视为洛鹏在2014年一系列思考和转变的句号。自此,他有意、无意地将思考的焦点拉回到了与自身息息相关的事物上。

2014年之后,洛鹏决定继续砍掉一些东西,包括艺术作品的样式。“他将2014年的作品划至现代艺术的行列,决定再次暂停创作,并于2015年赴俄罗斯进修。新的环境使得洛鹏的生活状态变得从容,艺术家的触角得以蔓延,这之后,他的创作开始向一种轻巧却内含韧劲的方向发展,呈现出不同以往的艺术面貌。身体介入与即时记录成了他主要的创作手段。

2016年的冬天,洛鹏和儿子一起回了东北。河面上结了冰,并现出了一道裂痕。儿子:“爸爸,为什么冰上会有裂痕呢?”洛鹏就打了一个比喻:“就好像人老了会有皱纹,你看你的外婆、爷爷、奶奶,是不是脸上都有皱纹啊?”洛鹏在思考:冰面上的裂痕是可以用它自身的液体去修复的,“不如我们把它抚平吧!”此时,河边正好有一些被丢弃的塑料袋,洛鹏就捡了一个,走过河边没有冻冰的地方,用塑料袋把水打捞上来,再浇灌到冰面的裂痕上,这样大概劳动了两个多小时,终于把冰面修复了。父子俩都很开心,用钥匙在冰面上签了名字:洛鹏,洛一尘,X年X月X日。“爸爸,我们的游戏结束了吗?”“没有结束,它可以度过冬天,然后在春天冰雪融化的时候回到水里,第二年冬天还会回来……”


▲ 洛鹏,带你修复河面的一条伤疤,行为作品,2016

洛鹏发现自己的思维在慢慢转化,通过知识的内化之后生成了日常行为很自然的状态,他感觉这种状态是比较适合他的,运气或许来了!那两年,洛鹏做了无数个日常行为作品,每一次都是很自然地发生,很随机,却异常动人。

《黑灯瞎火》的创作源于一次和妻子吵架,他一个人去厨房做吃的,感觉灯光很刺眼,便用“蜡烛”去靠近“灯炮”。尽管行为的起因不免有些戏谑,却让人以此对照着现实产生了不可言说的联想, “黑灯” 与“瞎火 ”的关系透露这是一场将自我理想与现实理想进行对撞的独白。从“光明加光明等于黑暗”的结果看,以个人诉求去追逐社会理想终究只是一场闹剧。


▲ 洛鹏,黑灯瞎火,行为作品,2016



不做艺术 ≠ 没有在思考艺术

日常行为作品既是洛鹏创作的一部分,同时又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带着很强的综合性个人体验和偶发性。也正因此,洛鹏觉得行为艺术不需要作为一个公共现象呈现出来。“我的这种创作状态或者创作方法属于激浪派艺术里的一支,很多是瞬间艺术,可能有一种倾向,它甚至是抵抗一些画廊展览、正规展览,它作为一些无意义的事情、非常边缘的一些事情存在。”

这一年,洛鹏即将迎来他的第二个孩子,艺术创作再次主动叫停,“我目前不想做行为艺术,也不想做艺术,但是不做艺术不等于说我没有在思考艺术。不做,是因为要重新整合自己的思维,做阅读的细化和增加,重新审视原来的作品。而且这段时期比较特殊,换句话说,以前艺术是我的宗教,那么至少这一年,可能家庭是我的宗教,我会围绕家庭,陪陪小孩,一两年之后,等到知识饱和的时候再去突破一下,可能会做到另一个状态下的艺术。”


▲ 洛鹏在微信朋友圈展示《黑灯瞎火》的后续作品《See You See Me》

Q&A

艺术就像另一个我

今:怎么看待“王式廓奖”?

洛:出乎我意料,原本我以为是比较学院化或者是相对比较学科化的奖,这种学科化可能是传统学科里面的架上绘画、雕塑这一类。关注之后还挺出乎我意料,作品类型非常多元,参展的艺术家很多我也都有耳闻,这一次能在展览中相遇,也是很好的交流机会。

今:是否有关注其他入围艺术家的作品?

洛:每个作品我都很仔细地看了,非常不错,作品的面貌区分得也比较开。通过作品能够折射出来30〜45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的微妙的心理层次,反映出这个时期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焦虑问题,或者是有待去解释的问题。我很期待这个奖项能够一直继续延续下来,如果它能做十年、二十年,应该会是一个很鲜活的中国当代艺术史的重新的书写方式。

今:艺术对您意味着什么?


洛:另一个我吧,或者说是我的影子。我跟它相处的方式在不同的地域、光线下会产生不同的变化,我会随时要捕捉它,跟它交流。或者说,艺术能把我身体里一直携带的东西,用一种很幸运的方式散发出来。

今:怎么评价自己的作品?

洛:我的作品里一直有一点生命力,没有完全死亡,但是它的闪光点就是那么一下,然后能量也不是很强。对,我的作品是很散的,它跟我的生活方式、境遇很接近,包括我的思维,是非常散的。我想我的艺术应该还是刚刚起步吧!等到五、六十岁的时候再整合一遍,那时再来评价它可能更准确。

今:你目前的兴趣和可预见的创作方向是?

洛:可以说我的兴趣点还是在做行为,偶发行为,瞬间行为,但是我的关注点会一点点地从家庭转到了介入社会的状态。做行为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要掌握好分寸,把握好时间和空间,非常准确地点到穴位,点得很重。当代艺术的博弈手段是一方面,认知的深度是一方面,广度也是一方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当代艺术一般都是针对一些社会问题,那你要表达出来,很高明、很巧妙。


洛鹏

Luo Peng


1978年生于上海,籍贯辽宁大连。200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2008年至今,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


2018年8月,他作为“第三届王式廓奖”入围艺术家,参加在今日美术馆举办的“2018第三届王式廓奖暨今日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提名展”,展出装置作品《马拉之手》与装置作品《时间葬礼》。


为Ta投票

“网络人气奖”将由线上投票产生,截止到9月20日。点击投票,拉至文章末尾投票区,为 洛鹏 投上宝贵的一票吧!


由今日美术馆和王式廓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18王式廓奖暨今日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提名展”已于8月26日正式开幕。入围“2018王式廓奖”的艺术家有:蔡雅玲、付帅、江凯群、洛鹏、司建伟、田龙玉、王维思、王卓、叶甫纳、臧坤坤、张春华、郑达。“今日美术馆”公众号陆续推出12位艺术家个人特辑文章,带你深入了解每位艺术家的创作脉络与内心世界。

“2018王式廓奖”最终获奖者名单包括:艺术奖(1名)、特别关注奖(3名)、现场人气奖(1名)和网络人气奖(1名),将于9月22日举办的颁奖典礼上揭晓,敬请期待!

2018王式廓奖

暨今日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提名展

【主办机构】

今日美术馆

王式廓基金会

【展览时间】

2018年8月26日-10月10日 

10:00-18:00

(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

今日美术馆1号馆3、4层

【颁奖典礼日期】

2018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