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我们的声音

新闻 > 今日×王式廓 │ 群星闪耀的中国青年艺术家光芒(上)2019年7月29日

今日×王式廓 │ 群星闪耀的中国青年艺术家光芒(上)

2019年7月29日


由北京今日美术馆、王式廓基金会

携手纽约ISCP国际驻留机构联合主办的

“2019王式廓——今日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国际驻留”项目

历时近2个月

数千份艺术作品征集

数百位优秀青年艺术家群雄角逐


最终

10位优秀青年艺术家

蔡雅玲、邓玉峰、杜蒙

高振鹏、雷徕、李祝伟、宋建树

王恩来、许毅博、张春华

从报名的数百位艺术家中脱颖而出


近期

我们和这入围的10位艺术家

聊了聊他们与艺术的故事

那些创作历程中的坚守与成长

让我们看到了当代青年艺术家的生动面貌


这一期

让我们先走进5位青年艺术家

蔡雅玲、杜蒙、高振鹏、雷徕、邓玉峰




蔡雅玲

潜藏在女性温柔背后的艺术坚守

“家庭让艺术沉淀,回归本心”


▲ 艺术家蔡雅玲


出生于山西的蔡雅玲,2011年从中央美术学院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且夺得了那一届毕业创作的最高奖。对于青年艺术家来说,这样一个高起点无疑是进入艺术市场的绝佳时机。

但蔡雅玲却在这个关键节点上选择了结婚、生子,之后长达六年的时间内几乎失去了所有的展览机会。那是她艺术生涯的一个“低谷期”。但从小就希望成为一个艺术家的她,心中依然存续着对艺术的星火向往。

“那段经历也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天意,就是需要我把艺术沉淀下来,回归到自己内心去。”

美院的系统学习不仅仅为蔡雅玲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研究生时期师从著名艺术家隋建国老师,更是帮助她从创作形式、材料运用以及观念表达上打开了当代艺术的大门。怀孕期间无法去到工作室,也无法做大体量的作品,于是她就从身边的物品着手,用随处可见的头发作为材料去缝制,跨越时间与母亲进行了一场对话;使用408柱香一点点地烧透棉布,留下焦黑的边缘,以表达第二个孩子生产前的那段生理与心理上的焦虑与疼痛……蔡雅玲用自己的方式坚定着艺术道路,表达着她与母亲、孩子与她之间的情感交流。

“如果想成为一个艺术家?就一定要耐得住寂寞,要不被太多外界的东西所影响,要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东西。”




▲ 《408柱香》,白棉布、香,120cmx120cm,2015



▲ 《妈妈我再也不喜欢你了》,炭化枣木

240cmx60cm,2015


▲ 《1987系列》,艺术家的黑头发/妈妈的头发、的确良布

100x100x10cm,2016

而后伴随着孩子的长大,蔡雅玲有了更多属于自我的时间,她开始将目光和思考投向社会以及将来的世界,开始关注现在的世界、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觉得艺术家有一个很重要的职责,就是要去呈现我们社会的一个状态,通过艺术家的目光或者作品让大家能够看到一些现状并且有所思考。”

在她看来,艺术家就像是融合了各个学科的人,需要融合各种社会学、视觉艺术,甚至科学手段,去呈现人们生活的时代。不去做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家,是蔡雅玲今后艺术创作道路的前进方向。



▲ 《NO》,水晶珠,不锈钢丝,900x375cm,2018




▲ 《LEAVE ME ALONG》,水晶珠,不锈钢丝,200x90cm,2019


今日美术馆:进入2019年,个人艺术创作都在关注着哪些方面?


蔡雅玲:我最近比较关注中国在快速经济发展过程中,留下来的那些“渣滓”问题。就好比一列飞快奔驰的火车,在它高速前进的过程中,必然会甩下些什么东西,或者把旁边的一些东西震动起来,然而这些东西可能是别的国家目前所没有的,是中国现阶段的特别社会现象。再比如城市中建造的景观建筑、现阶段的宣传方式、社会上人们的状态,都让我觉得挺有意思,这些将会成为社会带给人们的规则性。


今日美术馆:对社会关系的这类观察和思考,会成为你之后的创作灵感及方向吗?


蔡雅玲:对,可能会。我觉得艺术家的创作跟个人紧密相连其实是一件好事,这样作品才会有脉络地往前一步一步走。不论这个人成熟也好、狭隘也罢,他的生命过程给艺术作品面貌所带来的改变,我觉得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儿,它有一种生长性。对我来说,我的作品必须要这样,它要诚实,要如实的去反映我现在的状态。


杜蒙

自带小透明体质,投射每个人内心的故事

“玻璃让我找到了情感的出口”



▲ 艺术家杜蒙

2008年,杜蒙第一次去美国,也是她第一次在博物馆里看到有艺术家用玻璃作为媒介去创作作品。那种光影的流动和亦真亦幻的场景令杜蒙着迷。本科刚毕业的她,正好也在考虑继续读书的事情,后来毅然决然地申请了这个令她沉醉的玻璃专业,作为自己的研究生方向。2010年,杜蒙正式被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IT)的玻璃专业录取,带着意外之喜,以及对玻璃这个材料完全陌生的情况下,杜蒙去了美国,开启了她与玻璃的不解之缘。


“我一直喜欢有质感的东西,对于我来说双手留下的痕迹和细节,它们反而更打动我。”



杜蒙是一位执着于手工创造的艺术家,在本科视觉传达专业的时候,她也一直选修版画系的课,她认为自己印刷出来的纸制品,比电脑作图之后打印出来的印刷品更有温度和质感。于是,杜蒙在本科毕业创作里,尽量不去过度使用电脑软件输出的方式,而是一页页的用油印机去印她自己设计的书,然后再将其手工装订成册。即便有的时候会有“瑕疵”,但这些痕迹对于杜蒙来说,反而更显珍贵,格外感人。所以后来她在选择研究生方向的时候,特别坚持要去学跟材料相关的专业,希望能够继续通过双手进行创作。


▲ 《从前有一个故事》,玻璃、综合材料

L17.5 x W15 x H24 cm,2017


▲ 《你是否读出了我的世界》,玻璃、综合材料、银箔

L32 x W12 x H17.5 cm,2017



杜蒙说,玻璃很适合自己的性格,不论从材料本身还是创作的过程都让她觉得很契合。玻璃可以在液态、固态之间转换;可以捕捉微妙的光线;可以捕捉呼吸和时间。有时候脆弱得一塌糊涂;有时候又柔软细腻。总之,玻璃就是一个特别难以琢磨的材料、一个具有特别多可能性的材料。同时,又非常难学,时刻充满挑战。杜蒙喜欢这种具有挑战性的事物,让她感觉永远都学不完,永远都有新鲜感。


▲ 《彼方,此地》,玻璃、综合材料、织物

L19.5 x W27 x H20 cm,2017

(注:《彼方,此地》图片及视频节选来自Neocha)


我觉得玻璃其实就是一面镜子,它可以传达给大众的信息是非常多样化的,你内心觉得它是什么,它就投射出什么,每个人心里都有个故事。


用玻璃作为媒介进行创作其实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不论从技术上还是从体力上,都是对艺术家的挑战。杜蒙是个单纯、直接且阳光的女孩,用自己的坚守,保持着心中对艺术的美好。不论喜悲,艺术可以去表达各种各样的情绪,也可以根据每个人的人生经历被解答出不同的答案。它是一种共通的语言,不需要文字,但它可以不经意的触碰到每个人内心的情感。



▲ 《只言片语》,玻璃、综合材料

L8 x W7 x H9 cm,2017


今日美术馆:你此次参加王式廓驻留项目的五件作品均是2017年的作品,当下您最关注的点是什么?有什么会令你困惑么?

杜蒙:我觉得最艰难的就是国内的硬件条件不是很理想,在国内如果作为独立艺术家很难持续创作下去。本来玻璃就很小众了,在国内更是。而我们这样的Studio Practice又不能完全脱离设备和工作室的条件。所以我经常会感到迷茫,觉得自己不知道该如何坚持下去。很关注国内未来几年能否有相关的项目,美术馆或工作室空间可以支持玻璃艺术家创作下去。


今日美术馆:近期有开启新的创作吗?


杜蒙:有。最近在准备年底在纽约的个展和Delaware的女性艺术家群展。在刚刚结束的日本驻地期间做了很多Murrini和Twisty cane(一种意大利的古老工艺),都跟细细的线段相关。我想结合彩色镶嵌玻璃的一些工艺,以及多媒材,做一些二维的新尝试。


今日美术馆:未来有何创作计划?


杜蒙:先努力把自己的小工作室做好。我去年买了做灯工(flameworking)的设备和小电窑,打算先在家做个小小工作空间。建玻璃工作室是费时、费力、费钱的一件事,所以只能慢慢来。工作室的条件一定会影响到我的创作方式,但也许是个契机让我去做一些不一样的尝试和多材料的结合。我自己也挺期待的。现在很多人开始对玻璃感兴趣,所以希望未来几年这个行业能越来越好,创作的空间也更宽广一些。


高振鹏

穷尽一切表达可能,呈现共同的存在

“用匠人精神挑战鲜活的一切”

▲ 艺术家高振鹏


用宣纸做装置、画画、写歌、唱rap,甚至还想在美术馆里做背越式跳高。青年艺术家高振鹏想要努力穷尽自己一切可能的表达方式,来呈现共同的存在。从高振鹏的创作中,看到一种执着和勇于挑战的创作热情。





▲ 《与凤凰有关的日子》,纸本,44.4*59.7cm,2015

高振鹏参与了艺术家徐冰老师的作品凤凰(2015)的制作,他把这段珍贵的经历画成了一个漫画故事。


提到高振鹏的作品,就不得不说他对宣纸的运用。最初用纸这种材料进行创作的作品是《能转就谢天谢地了》,他手工将宣纸粘贴成不同尺寸和形状的机械零件,每个零件都是中空的,非常轻、脆弱,与通常印象中的金属机械质感形成鲜明的对比。用木板与下部有电机连接简单的机械结构,用以带动上部的纸质零件,当开关打开后,他们会缓慢地互相协调运动。





▲ 《能转就谢天谢地了》,宣纸,机械组件

180*180*36cm,2016


这种细微到极致的艺术追求,一方面可能来自高振鹏父母对他的影响,他们的工作是战斗机零件的机械加工,高振鹏能感觉到父母在工作中对精准和品质的偏执;另一方面,在版画系的学习也直接影响了高振鹏在作品制作感上的追求。在他看来,用纸做成的东西有一种幼稚且天真的感觉。小时候折纸飞机,相比较相信它是纸,高振鹏会愿意相信它是飞机。


后来,高振鹏在给一个纸机器的实验品拍照片时,由于想找到一个逆光的效果,便将灯挪到了纸机器的后面。忽然间,纸机器通体发光,光线穿过厚薄不同的纸,呈现出特别的层次,高振鹏被这个效果深深地吸引了。


于是他开始想,如果在黑暗中,一个物体看上去像被照耀着,显示着日常的视觉经验,但是光却完全从内部而来,这非常有趣。带着这样的好奇,高振鹏开始了灯光与纸结合的实验。在试过许多纸之后,光线穿过纸张后会呈现出微妙的冷暖变化,但那不是他想要的。最后,在著名艺术家徐冰老师的建议下,高振鹏找到了宣纸这种材料。宣纸可以根据需要多层托裱,形成统一的光色变化。托裱时通过控制浆糊的稀稠,干了以后在纸张被裁切和黏贴过程中也可以再次根据需要去分层。加之宣纸是中国的特有,具有一种身份感,成为了高振鹏艺术创作中非常理想的材料。于是便有了《新世纪救世主》和《超级明星》系列作品。



▲ 《超级明星》,宣纸,亚克力,不锈钢,灯光组件,2018


“束缚我们的并不是我们所怀疑或抵抗的部分,而恰恰是我们坚信不疑的部分。”


小时候学习素描的经历,让艺术家高振鹏对自己的觉知有了体察,这对于他来说非常地重要。高振鹏说,自己越来越不确定大家说的艺术是什么,但他可以从自身发掘出具体的依据,尤其在今天这个充满幻觉的迷宫世界里,这一点有很特殊的价值。在高振鹏看来,世界的全部都在他的身上有所呈现,这是最完整的、新鲜的、活蹦乱跳的东西。但与此同时,也有绝大部分难以察觉,这也是他的困惑所在,是他想要努力去呈现的东西。


今日美术馆:宣纸与灯光这两种材质的结合,可以传递给大众怎样的信息?


高振鹏:“心被照亮,是表象,其实里面在发光。”这是我为《超级明星》作品配唱歌曲的第一句歌词。我的意思不是有些光是从里面发出,而是全部的光。正在看着发光显示器的你不会怀疑显示器的光是电子元件发出的,只会觉得我最多是在提示某种精神性的隐喻。但这与任何隐喻都没有关系。这里的关键在于,我们的相信如此畸形并坚固到生出我们对相反可能的怀疑甚至抵抗。


今日美术馆:会继续以宣纸为材料做延续性作品吗?未来的创作计划和方向是什么?


高振鹏:宣纸作为材料无法说明创作的延续性。如果有任何延续性是真的有效的,它的深细也是无法讲述的。延续性是马后炮,是创作者的眼罩,导游的口舌或包装的骗术。延续性在创作发生时不值一提。我不仅唱歌,还想跳舞,我想在美术馆里做背越式跳高,我想穷尽自己一切可能的表达方式,来呈现共同的存在。


雷徕

在不合理中寻找自我的世界

“隐匿在情感深处的反常规精神”

▲ 艺术家雷徕


青年艺术家雷博渊,他更愿意大家叫他雷徕。小学肄业,自学长大,习业于中央美院版画系。由于一直以来对传统教育模式有着强烈不协调感,使得雷徕对这个世界有着区别于常规的敏感度。他的阅读诸多是当代哲学、语言学研究和现代诗歌。王春辰教授曾评价雷徕说:“他极其敏感地捕捉思维的瞬间思绪,记录下任何的灵动想念。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思维痕迹,是精神分析的绝好材料,也是当代青年艺术家的内心秘密。”


“我的作品首先是有一个触发新发动机,在这个动机之下,将作者的背景、心态等信息不断地植入到里面,最后呈现出来的一个复合东西。”


雷徕个人审美能力的开启可以说是一种天赋,是一个青春期有关神恩的顿悟故事。这也确保了他在自学一些东西的过程中,眼光不会太低,心劲儿够足。雷徕最初绘画创作的场景内容,竟都是来自于幻视。但究其绘画的方法,还是从学院的方法系统演变而来的。雷徕自身艺术系统的整体经营、趋向的引导,乃至诗歌写作,在关键点上都受过专业老师的指点。对此他说:“美院对我这个野人的帮助其实很大。”



▲ 《驰往大马士革 欢乐的柱头故事》,木板综合材料

80x60cm,2018


▲ 《温泉乡的老黄历》, 木板综合材料

120x100cm,2019


雷徕说,另一个促使他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坚定走下去的天赋是:笨拙,对事物极差的适应力。为此他举了两个不恰当的例子,“一个接纳不了圆的人,会通过发现等边多边型的无限多边极限的概念来差强近之;一个只能记住50个词的人,会发明一套以超级长的复合名词为主要词汇的非常适合哲学的语言系统。”



▲ 雷徕阅读版本的《存在与时间》,视频

1968*1080px,2019

(视频片段节选)


作为一个架上绘画的狂热爱好者,不论是他的绘画,还是新媒体视频中的拼贴,似乎都是这个乱眼迷离的世界的一种镜像,有着太多的复杂内容,满眼都是奇异,有着不可言说的荒诞。但在今天,美的定义早已不局限于画面的唯美视觉,关注人类在当下社会背景中的生存及细密的精神状态,并保有被情感触动的能力,是永恒的宝藏。由此,可以从雷徕的艺术作品中看到来自他的诗集中流动的情感,直击内心。


▲ 《新千禧又十年做当代|不做当代艺术的理由——一部仿史学著作的滑稽剧》,视频

1968*1080px,2019

(视频片段节选)


今日美术馆:你觉得艺术之于大众,之于社会而言意味着什么?


雷徕:是眼泪,也是吃相。眼泪是悲怆的解脱感,katharsis(宣泄、净化、升华)。吃相是真善美的结构相似导致的处事品味影响,热爱艺术的人,道德情操多无法太差——当然,前提是不以成见规定何谓“道德”。



今日美术馆:最近有开启新的创作吗?



雷徕:《诱向缺失的一百天或他曾是青年》是以若干组画面,或象征性、或叙事性地表现一个有理想的文艺青年遭遇现实挫折后的幻灭感。与之前的影像作品相比,特别不“观念”,几乎就是情感和氛围——除了暗藏的几个小玩意。此外,我正在做文案,想发起一个击鼓传花的影像集锦片活动(题目类似于《这群艺术小生和他们的古今不自由主义——对比列传》或《古今文艺人气节考》之类的伪传记)。



今日美术馆:未来几年的创作计划和方向是?



雷徕:我的架上绘画仍然会是象征的、诗意的、表现的、半抽象的,并在“有话要说”类型的创作需求分配给新媒体、文学、评论等艺术门类后,更加纯粹地只着力于营造情感氛围。下一部个人新媒体创作延续改编哲学著作的思路,大概是改编《词与物》。如果在出版程序变得复杂的新环境下,我的诗集能如原计划即时顺利出版,希望能以在各地做书籍推广活动的方式,借机更低耗高效地推广我的艺术作品。另外我会写两篇评论,一篇是对抽象绘画观看方式的讨论、抽象艺术创作者生途的人格经营方式对更一般意义上人的感知方式的指导,另一篇是后崇高时代反讽诗人的文本细读。



邓玉峰

用解决的意识面对这个世界

“艺术消除了我与家人之间二十几年的隔阂”



▲ 艺术家邓玉峰



艺术家邓玉峰的作品中充满了“解决的意识”。而这种“意识”最早来源于艺术家邓玉峰与家人之间“十几年的隔阂”和“十几年的解释”。每年回家他都要给家人解释什么是艺术,自己的工作到底是什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邓玉峰发起了一次和家人的“合作”艺术项目,他不直接干预,而是去引导家人亲身参与到艺术创作中。经过一年多的前期交流,邓玉峰的母亲画下了一幅几米长的胎梦画卷;大伯用几十年前山里偶遇的树藤制作了一个拐杖;大嫂缝制了一幅未完成的十字绣;二哥用大拇指写下一幅带指纹的书法;而他的父亲,作为一个严厉的中国式传统男人,有一天当父亲把很厚的一叠上千首诗文放在邓玉峰面前时,邓玉峰确实感动了,好像之前的二十八年自己不曾“认识”父亲。



“艺术一直都在人类的骨子里面,既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传承。”


从“合作”艺术项目以后,邓玉峰与家人之间的那层“隔阂”瞬间消失了,他们似乎知道邓玉峰在做什么,还会经常和他打电话聊聊最近的艺术想法。是艺术改变了他和家人这十几年的隔阂。也就是从这开始,艺术家邓玉峰丢弃以往所学,重新思考艺术与社会和世界的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邓玉峰解决的意识愈发强烈且成熟。他为中国每个城市编辑了一本类似于“黄页”的书籍——《黑经》,其中囊括了纪实照片、书籍、角色扮演、事件,并由此延展一系列的社会介入性的艺术作品,如《破案小组》《秘密》。《黑经》就像一面镜子记录着这个时代的正反面,研究和探讨社会的根源问题和人类行为。




▲ 《黑经》,违法犯罪人群,互联网,照片,书籍,视频,行为事件,文件,物证,手机等,2015



在《破案小组:营救行动》项目中,邓玉峰联合社会各界人士,如艺术家、学生、摄影师、商人、老板、律师、警察、风水师等等,在中国社会里引起了一场解救贩卖儿童的社会活动。很多年轻人自发组建各种公益社团进行调查,解救现场的视频在互联网上传播,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强烈反响与抗议。《破案小组》尝试探索艺术在社会里的解决功能,是一次用艺术改变社会的公共实验。艺术家邓玉峰用“解决的意识”让艺术回到现实社会,回到每个个体,回到行动本身。2016 年底该项目被纳入中国国家领导参考新闻——《内参》,数月后,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刑法第二百四十条一款第六项规定:“偷盗婴幼儿”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 《破案小组》,受害者们,违法犯罪人群,社会案件,物证,互联网,视频,照片,隐形摄像机等,2016



邓玉峰一直相信人在绝境中的想象力是最接近身体的条件反射,而这是一种很真实的创造力。现在的人往往丢掉了每个人具有“解决意识”的能力。就像邓玉峰之前介入《破案小组》中的一个关于传销的绑架案件中,一个很普通的父亲为了找到自己丢失的孩子,最后让自己变成一个具有“侦探”能力的人。





今日美术馆:“解决问题”是你艺术创作的最终目标吗?还是希望通过艺术的语言警醒大众?



邓玉峰:我还是会相信艺术是可以改变世界的。“解决问题”不是我的最终目标,它只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解决”是一种意识,“案件”是一种方式和对象,“警醒”也只是它的功能,“个体意识的启蒙” 可能是我想要的一种结果。



今日美术馆:你觉得艺术对于社会意味着什么?



邓玉峰:社会的一剂兴奋剂,人们面对现实生活的另一种“纸醉金迷”。



今日美术馆:你之后的创作计划和方向是什么?


邓玉峰:近几年我作品都具有很强的社会公共性,所以很少在艺术的范畴里对接,更多是在跟社会媒体与公众打交道,我面对的是社会里绝大多数群体的问题,那么群体心理、群体行为、公共语言和公共媒体是我研究的方向。所以我经常会用一种“社会实验”的方式在解说我的工作。